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体会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和手段。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认识、实践和反思,把握整合过程的实质和问题解决的策略,提高整合效益,实现物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对加快课程整合步伐,推进课程改革。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课程整合背景:兴平市是第二批进入课程改革的地区,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已经深入每位教师的心。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这如同一场春风,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正是借这场春风我们大胆地开展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的教改工作。我们积极地利用我们的现有优势来加强物理教学;在本学科内大力推行校本教研活动,以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带动年轻教师的提高和发展;利用年轻人热情高、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来带动老教师的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开展学科间渗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将其他学科融如到物理教学中来,下面就是我们物理学科进行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教学过程的一些认识和体会。正文:在现代的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将成为一个中坚力量,对课程改革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把信息技术整合到物理教学中,是我校进行校本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活动,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好处。下面谈谈我们学校物理学科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如何把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一、什么是“整合”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下简称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信息技术工具的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整合具有以下含义:⑴整合以物理学科为中心。物理课程是整合的主体,以物理学科教学为中心,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与学。整合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⑵整合是新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既是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又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研究工具。整合引起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传统的传授式、接受式学习,强调指导性、探究式学习。二、对整合的认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为新型课堂教学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化;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构个别化学习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⑴整合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能克服传统物理教学中语言描述具有不确定性、文字说明比较抽象乏味、实验演示只能给学生以结论的缺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⑵整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使学生在特定的接近现实的情景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⑶整合更适于创设探究情境。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构成进行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探究式学习。⑷整合落实了因人施教原则。借助人机交互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能对教育信息及时收集与反馈,使表现方式和节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进程,从而为实现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因人施教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⑸整合凸现物理教学开放性。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的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网络能使教学过程从局限在课堂中的封闭性走向开放性,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围绕同一课题组成小组进行网上合作学习。网络还为学习者提供了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如何进行“整合”实践⑴内容的整合是关键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整合。在物理教学中应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物理现象,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大大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