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明白我们应该崇尚科学,破除迷信。2.总体把握文章体会课文详略得当的特点,体会文章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3.品味人物的言行,了解西门豹先惩治巫婆、官绅再兴修水利的巧妙之处。教学重点:品味人物的言行,了解西门豹先惩治巫婆、官绅再兴修水利的巧妙之处。教学难点:总体把握文章体会课文详略得当的特点,体会文章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教法:朗读、指导学法:读、思、演、问、批注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复习导入:1.回忆文章内容说说西门豹是怎样治理邺的?(板书:调查原因、破除迷信、修渠灌溉)2.你们想帮助西门豹治理邺城吗?(想)好的那老师可要给你们布置任务了,想挑战吗?(敢)请打开书P92.二、教学1-9自然段:1.邺这个地方原来是什么样子的?(田地荒芜、人烟稀少)2.让我们帮助西门豹一起调查调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请看学习任务:(1).默读文章1-9自然段。(2).根据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批注出你获得的信息。3.汇报交流:汇报要点:(1)原因:河伯娶亲。(2)罪魁祸首:巫婆、官绅。(3)受害人:穷人家的孩子。(4)这里年年旱灾并未发洪水。(5)娶妻其实就是把女孩子扔进水里,他们却贪污百姓的辛苦钱。(相机板书:河伯娶亲)4.分角色朗读1—9自然段,体会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女生:旁白。一二组男:西门豹。三四组男:老大爷。)(汇报作用:为下文做铺垫。)既然我们已经调查清楚这里之所以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了那就该好好治理一番,西门豹接下来是怎么做的呢?(破除迷信)下面让我们深入学习文章第二部分。三、学习文章10-12自然段:1.自主学习文章第二部分,学习要求:(1).出声朗读10至12自然段,并用“—”画出西门豹所说的话。(2).边读边想他为什么这么说?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2.汇报自己的感受:先交待自己感悟到的内容然后说自己从哪里感受到的!!!读相关句子。3.请同学表演课本剧。4.采访交流:采访演员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己看完表演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5.思考问题:(1).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杀掉巫婆和乡绅呢?我们把他这种巧妙地做法叫做(将计就计)。(2).西门豹只杀了巫婆和乡绅头头的做法好吗?为什么?请用一个成语概括他这样做的目的:(杀一儆百)。人们不再迷信,并不能解决邺城所有问题。想要让这里粮食丰收就必须要——修渠、灌溉!四:师引读最后一部分:师:西门豹发动老百姓…………生: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五、口语交际、小练笔:1.邺城的所有问题终于解决了假如你是这里的百姓你会说些什么呢?选一个身份写出你的心里话:(1)新娘子看自己得救了赶忙()地说:“-----------------。”(2)看到巫婆乡绅受到惩罚,其他乡绅()说:“------------。”(3)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害人的,就()的说:“------------——————-----。”(4).修好水渠漳河再没发过大水,粮食大丰收,百姓们都()的说:“-------————————————--。”2.汇报交流:六、学习小金钥匙:今天老师要送你们一把金钥匙,请齐读金钥匙内容。阅读文章时要结合时代背景,整体地把握文意。比如在人们普遍相信有鬼神的古代,西门豹能揭穿装神弄鬼的把戏,用科学的方法治理水患是非常了不起的。总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西门豹之所以治邺成功他背后的思想根源是什么?(相机板书:相信科学)西门豹先破除迷信再开渠引水这样做才能真正的造福(百姓)。(相机板书:造福百姓)七、总结收获: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八、名言积累: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学中。---达·芬奇(意大利)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爱因斯坦(美国)九、作业布置:1.积累:“将计就计、杀一儆百”这两个成语。2.帮西门豹完成一份工作总结报告。十、板书设计:西调查原因:河伯娶亲(为下文做铺垫)详门解救少女相信科学豹破除迷信:惩治恶人造福百姓详治教育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