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病梅馆记》教案VIP免费

《病梅馆记》教案_第1页
1/2
《病梅馆记》教案_第2页
2/2
《病梅馆记》教案四川省广元市朝天中学杨素莲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2、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3、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旨意。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字也不艰深,学生在预习中完成文字的疏通;自行查找资料,完成课后习题。教学方法:诵读、点拨、研讨。一、引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清代散文,那就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一、作者简介(见《学·练·考》)三、介绍背景同学们,通过大家对清末历史的了解,我们知道,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然而,作者在当时的社会又不能直言,于是他就巧妙地借用于梅,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这也正是我们熟知的托物言志的写法。四、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强调读音、释义:欹、鬻、斫、垢1自由诵读(快慢不拘,大小声皆宜,但绝不可默读)2引姚鼐语“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自悟。若但能默看,那终生做外行也。”3集体诵读(掌握节奏、控制语调、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朗读水平与语文能力成正比)五、疏通文句1、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理解文句。2、教师解疑。3、学生口译,教师指导,注意一些重难点句子的翻译六、分析课文有了诵读基础,我们可以进入课文的分析了。这篇小文不足三百字,寓意深刻、写法独特。要把握文章的要点,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1、梅的病态是什么?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什么?13、疗梅的决心是怎样体现的?A、先有行动:购梅、辟馆;B、具体办法:纵、顺、埋、解、复、全(困难与苦衷:来自文人画士的垢厉,暇日与闲田不多,身单力薄)C、态度愿望:不怕打击,置垢厉与度外;穷其后半生,将疗梅事业进行到底。其勇气、其魄力、其意志,令人钦佩、令人敬慕。4、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的托物言志:梅——人才;病梅——畸形人才;文人画士——清朝统治者。作者谴责摧残梅花的举动,实际上抒发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与痛恨,表达了要求改革的心情。七、体味情感(——无限同情,满腔悲愤。引导学生从课文找出表达悲愤情感的语句)1、“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其实是为人才惨遭摧残而痛心疾首“夭其稚枝、遏其生气”如泣如诉何其悲凉,激起读者的共鸣。2、皆产梅”与“梅皆病”遥相呼应,写出病梅之广、数量之多、语气之沉痛。“文人化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更是义愤添胸;一声“呜呼”更是令人荡气回肠。要拯救饱受压抑摧残的天下英才,岂是一人一时能做得到。八、集体诵读(体味情感、领悟情感、读出感情)九、教师小结我们的社会,终于从万马齐喑的阴霾年代里挣脱了出来,它的兴旺发达需要建设者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和才干,它不再用笨重的模子铸出呆板的陶佣,不再用残忍的棕绳,绑出扭曲的病梅,它呼唤色彩、鼓舞个性,这些都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环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没有人就没有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能用人才者无敌与天下!还记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吗?(诗歌打在屏幕上)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诗中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呼唤和拯救人才的呐喊,如同冲天的惊雷,滚过神州大地,响彻历史的长空,震撼人民的灵魂,任何一个时代人才的成长都需要自由广阔的空间。我们永远期待“不拘一格降人才”。板书设计:品梅的标准:曲、欹、疏病梅的根源病梅的手段:斫、删、锄摧残人才严重的后果:梅皆病行动:购盆、辟馆疗梅的决心办法:纵、顺、毁、解…拯救人才愿望:穷其一生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病梅馆记》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