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二)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2、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4、关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及对比、归纳、综合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的合作意识2、珍爱生命,珍爱环境二、重点和难点1、鱼类的主要特征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3、水生动物与其生存环境三、教学方法:观察,探究四、课前准备1、复习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2、搜集有关水生动物的生活资料。五、教学过程(复习)1、鱼的鳍在水中生活时各有什么作用?2、鱼在水中靠什么进呼吸的?(新授课)质疑1:你们能判断一下什么样的动物是鱼类吗?三、鱼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有鳞片,用鳃(gill)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来适应水中生活。鱼类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水中呼吸。质疑2:除去鱼类以外,还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组织学生看书,认识书中的各种水生动物)四、其他水生动物1、腔肠动物:海葵、海蜇、珊瑚等。它们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2、软体动物:乌贼、章鱼、扇贝、河蚌等。它乌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3、甲壳动物:如虾类、蟹类。它乌体表有甲。4、其他:如海豚、鲸、海豹、龟、鳖等。(小结)水中生活的动物有许多,它们都是水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五、水域环境的保护(认同保护水域环境的重要性)教师活动:展示烟波浩渺的海洋,奔流不息的江河,涓涓流淌的小溪,原本都是水生动物的乐园。然而,人类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正在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大量水生动物死亡,甚至灭绝。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质疑4:水环境的好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吗?(组织学生表述交流,得出结论,进行情感教育)学生活动:展示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根据问题,表述交流,达成共识即保护水域环境非常重要。(课堂小结)1.你了解了吗?常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2.你明白了吗?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和结构特点。3.你认同了吗?水域环境的污染影响水生动物的生活。(结束语)在动物王国里,还有许多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它们是怎样适应陆地环境生活的?请大家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