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再造梵梵··高的椅子高的椅子采用点彩画法。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后来受到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的探索、自由地反悔内心感情的风格,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割断了自己的耳朵。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困扰其多年的精神病发作自杀身亡。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椅子摆在斜线的地板上,那上面放着他一刻不离的烟斗和烟丝,可是椅子上和周围都没有人,他大概已经意识到高更将要离去,而自己又要陷于没有欢乐也没有争论的孤独境地。这幅画所传达出来的悲凉情绪是如此之浓,以致令人从中体会出凡·高孤寂落寞的眼神。因而,这把椅子也可以说是凡·高自画像的一种。”从某种意义上看,凡·高的椅子只是一件静物而已。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看,这张空椅和放在上面的烟斗和烟草可谓孤独的明显象征。“空椅——有许多空椅,将来还要有更多的空椅……早晚总要除了空椅之外,什么也没有。”(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