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周而复始的循环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指导思想《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引导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感悟信息技术学科方法和思想;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经历的社会生活,在课程中嵌入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相关情境;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计算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迁移到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理论依据学习动机理论,强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习动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学习者的学习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学习者在建构主义学习中,借助信息技术能快速培养学习信心,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规划,快捷建构知识体系。人本主义理论,强调把人放在核心的位置。教育应该是培育学习者成为“完善的人”,注重学习者的价值展现。罗杰斯倡导的“学”是实现自我需要的有意义的学,是学习过程中自我实现和整体人格的发展,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二单元《编程计算》的《2.3周而复始的循环》,本课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开发和修改。以理财为主线学习循环结构,更换教材中的理财案例,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52周存钱法”的案例展开学习。循环结构是这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提升,也是后续学习函数的基础。所以该部分用两个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根据需求使用循环语句解决问题,并掌握循环体的提炼。第二课时是在此基础上完成教材中的案例,加强巩固。三、新课标分析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主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专业途径,培养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本节课的教学中,1教师设计了两个案例,四个活动,根据教学内容提炼计算思维的具体过程与表现,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线索,引导学生在完成不同活动的情境中,反复理解计算思维的全过程。四、教学目标1.了解循环的基本结构,学会计数循环和条件循环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进而理解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2.能够根据给定的任务,学会做问题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具体的活动感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体验编程设计的过程,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3.使用逐层递进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循环语句的格式和应用教学难点:运用循环语句处理实际问题。六、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七、教学活动:步骤教师活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如火如荼,今年武汉大三的小明打算明年毕业后来海南旅游顺便了解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但是旅游费用是一笔大数目。如何在既不影响日常生活,又不太麻烦地存下一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提出教学内容课堂导入笔钱呢?风靡全球的理财大法:52周阶梯式存钱法。案例一:阅读、思考按照52周阶梯式存钱法,存钱人在一年52回答问题。周内,每周递存10元,一年下来能存下多少钱?提问:在该案例中重复的操作?重复几次?2.提出课题:周而复始的循环21.活动一:学生分析案例一,补充完成以下流程探究完成活引导学生图。动一。探究利用流程图描述“计算52周存钱总额”的方法,领会流交流展示活程图描绘动一的探究算法的思成果。巡视指导学生,并提问:哪部分是循环操作?根据学生的答案,给予评价。探索新知想。2.活动二:根据流程图,阅读“学案一”的学习资料,打开“活动二”文件(txt文件),遵循for阅读学案提供程序语句的格式,完善代码,实现计算52周存钱总“学案一”的部分代额,启动pythonIDLE调试运行。计算52周存钱总额的代码:#每周存入的金额a=#账户累计金额b=0for:print(b)教师巡视指导。的学习资料码,引导学自学for循生结合流环语句的格程图和资式和使用方料,利用法,利用for语句编for循环语程,解决句编程并调“计算52试运行活动周存钱总二。交流展示活动二的成果。额”的实际问题。33.教师归纳for循环语句(计数循环)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