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成孔质量保证措施一、管理措施(1)成立质量管理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监理工程师指令等有关规定。(2)定期进行质量教育,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开展创优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技术、技能学习,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精心打造二航品牌。(3)结合本工程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细则,对关键工序编制详细的施工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严格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要求每个施工人员都了解施工流程、施工方法。(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坚持“三检”制度,不放过任何质量漏洞。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解决关键部位的技术难题。(5)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中间工序检验与验收,并做好记录和签证。(6)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和群众性“双革活动”,认真开展QC小组登记注册和选题工作。为使QC小组活动落到实处,项目经理部每半年结合全标段质量工作会议,对登记注册的质量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视情况给予适当奖励。(7)以经济手段对工程质量实行控制管理,使质量安全与经济挂钩。(8)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坚决不用。(9)对持证上岗的焊工进行考试评定,不合格的坚决淘汰,并同时实行末位淘汰制度。1/6二、技术措施(1)施工前,召集各工段、班组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钻机就位、安装必须水平,钻机就位后经现场技术人员检验钻头对位情况合格后,才可开钻。(3)钻头在使用前,应由机长检验钻头直径及焊缝,以确保成孔直径满足设计要求。(4)成孔过程中,班长应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并根据钻渣的变化判断地层,根据地层状况调整泥浆的性能,保证成孔速度和质量。(5)下放钢筋笼时,钢筋的套筒连接及声测管的连接必须符合要求。(6)首批砼的灌注必须将导管埋深1.0m以上。在首批砼的灌注过程中必须连续,不得间断。(7)在砼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要保持在2~6m,不得埋得过深或过浅,以防止拔断导管或将导管拔出砼面。(8)砼的配合比必须满足砼的灌注要求和设计强度要求。在雨天要有试验人员对每一罐砼进行检查,随时调整配比。同时对主要灌注设备进行遮盖,防止大量雨水进入砼灌注导管。三、过程质量控制措施1、防止扩孔、孔径不足、塌孔的措施(1)使用与钻孔直径相匹配的钻头钻进成孔,钻头直径过大易造成扩孔,钻头直径过小则会造成孔径不足(2)根据首根桩钻孔的钻进参数、孔径检测情况,适当调整钻进参数,使成孔质量满足设计要求。(3)采用不分散、低固相、高粘度泥浆进行护壁,同时加强泥浆性能指标的监测和控制,使泥浆指标始终能需满要求,以保持孔壁2/6的稳定,防止发生塌孔。(4)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补焊钻头,并根据不同的地层情况,选择合理的钻进参数。(5)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工人进行施工,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扩孔和塌孔。(6)一旦发现塌孔现象,应立即停钻。如塌孔范围较小,可通过增大泥浆粘度及比重稳定孔壁;如塌孔较为严重,可对桩孔采用混凝土回填,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重新钻进成孔。2、防止声测管堵塞无法桩检的措施(1)声测管底口封闭严实,通过“U”型卡固定于钢筋笼内侧,底部按设计位置固定于钢筋笼上,确保声测管能够检测到桩底。(2)声测管施工时采用配套的接头管接长,在每一个接头焊接完成后,管内要灌水检测是否漏水,如有漏水及时补焊。(3)混凝土浇筑完后检验检测声测管是否堵塞,若有堵塞,及时用高压水冲洗。(4)声测管上口采用防尘塞密封,防止杂物进入管内。3、防止钢筋笼脱落的措施(1)机械连接的质量要求和方法执行相应的标准;(2)钢筋主筋在机械连接过程中,如遇直螺纹拧到一半时,出现拧不动的情况,则应退出直螺纹套筒重新对中。在出现直螺纹因丝头损坏或经多次对中后仍然无法连接的极少数钢筋接头,可改用焊接连接。(3)横撑钢筋笼的型钢扁担与护筒进行限位固定或点焊固定。4、防止沉淀过厚措施(1)距孔底标高差50cm左右时,不再钻进,开始循环清孔排渣,3/6经过2小时后,停机检测孔深,若达不到孔底标高,差多少,再钻进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