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预压观测报告(上传)1桥第5跨满堂支架预压情况报告根据上报的《现浇桥面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的要求和安排,我标段于2013年7月23日开始桥现浇桥面板的预压工作。一、设计预压范围和重量支架预压范围为桥面板投影范围,支架预压荷载按该桥面板自重的120%设置,单跨预压总重为72.6吨(1.2×0.45m厚×8.15m×6.6m×2.5t/m3=72.6t)。二、实际预压材料及加载总重预压荷载采用整件钢筋作为预压荷载材料,用吊机吊装到支架模板上,进行堆载预压,现场钢筋总重为:35件×1.8t+5件×2t=73t,满足单跨堆载预压的要求。三、预压流程和观测根据现场钢筋数量和现场实际情况,我部计划先预压第6跨,待预压完成后,再进行第5跨现浇桥面板支架的预压。第6跨预压采用分级均匀加载,按三级进行,即50%、100%和120%的加载总重,每级加载后均静载2小时后分别测设支架和模板的沉降量,做好记录。加载过程中注意每件钢筋要均匀加载,防止偏心受压。加载全部完成后,等到模板和支架沉降稳定,48小时之内沉降小于3mm后,方可进行卸载。卸载应按照加压时的相反顺序。卸载结束静载1小时后分别测设地基的恢复量,做好记录。第5跨的预压加载和观测根据第6跨作适当调整。(1)沉降观测a、仪器配备和人员安排ds-3水准仪;负责人及施测人员:章欢锋苏浙戴鸿斌b、测点布置观测点的布设为了正确反映出其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分两层布置,一层设置在支架底部扫地杆上,每跨共设了第1页共3页6个观测点,作好油漆标记、编号;一层设置在支架顶部模板上,每跨布设了9个观测点,观测点是在支架、模板搭设固定完成以后,直接用油漆在模板上做标记、编号(具体见后附支架预压观测点分布图)。c、观测阶段1、第6跨沉降观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定时进行,以保证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观测分成五个阶段:①预压加载前;②50%荷载;③100%荷载;④120%荷载;⑤卸载后。每个观测阶段要观测1次。加载完成后,测量观测每天安排二次,若沉降不明显,趋于稳定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可卸载,卸载后继续观测一天。支架具体观测情况如下:1)预压前的观测2013年7月23日上午9:20,在预压加载前进行了的测量;2)预压过程中的观测2013年7月23日上午9:40开始加载,10:40完成加载50%,12:40左右进行第一次观测,观测好后继续加载;2013年7月23日下午14:00完成加载100%,16:00左右进行第二次观测,观测完成后继续加载;2013年7月23日下午16:30完成加载120%,18:30左右进行第三次观测;3)预压完成后的观测2013年7月24日上午7:30左右,进行当天的第一次观测;2013年7月24日下午15:00左右,进行当天的第二次观测;根据第6跨的预压加载过程中和预压后的观测数据,我部绘制计算了每个过程中支架和模板的沉降对比量,经分析,大庭庙1号桥第6跨现浇桥面板满堂支架预压加载中和预压后模板和支架沉降量很小,且趋于稳定,满足卸载条件。监理办和项目部组织人员一起对预压情况和支架稳定性进行了观测和分析,一致认为达到了卸载的要求,可以卸载第6跨,开始进行第5跨支架的预压工作4)卸载后的观测2013年7月25日上午10:30左右,进行卸载后观测;2、根据第6跨的加载观测数据分析,该现浇桥面板满堂支架稳定性很好,支架沉降量很小,可以一次性加载到120%再进行观测,故第5跨的支架预压加载为三个阶段:①预压加载前;②120%荷载(每2小时观测一次,共4次);③卸载后。具体第2页共3页观测情况如下:1)预压前的观测2013年7月25日上午7:00左右,进行了预压前的观测;2)加载120%后的观测2013年7月25日上午10:25左右,进行加载120%后1小时的观测;2013年7月25日上午11:25左右,进行加载120%后2小时的观测;2013年7月25日下午14:30左右,进行加载120%后5小时的观测;2013年7月25日下午15:30左右,进行加载120%后6小时的观测;具体观测数据分析,第5跨满堂支架受力情况良好,比较稳定,基本无沉降,满足卸载要求,可以进行卸载。2)卸载后的观测2013年7月26日上午8:30左右,进行卸载后观测;四、观测数据的整理经过三天的支架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