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粒子到宇宙》检测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空3分,共30分)1.科学家近期发现,人体通过肾脏能排出140nm的铁氧化物和纳米粒子组群。140nm等于()A.1.41010mB.1.4109mC.1.4108mD.1.4107m2.1911年,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按照这一模型,原子的结构与图所示各物体的结构最接近的是()A.鸡蛋B.西瓜C.面包D.太阳系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是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的B.质子是人们最早发现比原子更小的微粒C.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由查德威克提出的D.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4.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几个分子组成的B.冬天大雪纷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C.宇宙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D.汤姆生发现了质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可分的5.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6.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最小的是()A.原子B.夸克C.质子D.原子核7.成都不仅是一个休闲的城市,更是一个公园城市,以下自然景观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锦江河畔柳枝摇曳C.秋天,芳邻路上金桂飘香B.夏天,兴隆湖面波光粼粼D.冬天,青城山上大雪纷飞8.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力的作用B.分子是有质量的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第1页(共10页)9.“创可贴”有很强的黏性,可以很方便地粘在皮肤上,以达到止血和隔绝感染的作用。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是运动的10.下列现象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湖面上柳絮飘扬B.花棚里香气扑鼻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1.“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小颗粒,直径大约在0.001~100m之间,能传播真菌和病毒,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疾病的流行和爆发。“气溶胶”颗粒(选填“是”或“不是”)分子;其中2mm以下的颗粒随着粒径的减小被吸入后在肺内滞留的比率大大增加,对肺的伤害较大。12.原子由原子核和带(填“正”或“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13.人类向物质世界两极进军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1897年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组成,质子带电;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这为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的一次提供了证据。14.十六世纪,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哥白尼提出的“”,否定了影响人类几千年之久的“”,有力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15.如图1、2、3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图3的物质处于态;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如图4、5、6所示,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正确的做法是图。16.位于贵州省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世界最大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将帮助科学家进一步探索宇宙。我们已知的天体中①银河系②地球③太阳系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为(填序号)。而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由带正电的和绕着它转的组成。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28分)第2页(共10页)17.(14分)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人类曾做过许多猜想,经历漫长的探究过程。(1)我们现在知道原子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内部是由带正电的和不带电的组成的,这两种粒子统称。(2)真理的得出经历了前辈的艰辛探索,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这两个观点是(填“正确”或“错误”)的。(3)如图甲是卢瑟福用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