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11.1塑件的分析11。1.1外形尺寸11。1.2精度等级11。1.3脱模斜度11。2PP的性能分析11。2。1物理性能11.2。2力学性能11。2。3热性能21。2。4化学稳定性21。2。5PP的主要性能指标21.3PP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31。3.1成型特性31。3。2注塑模工艺条件31.3。3PP的注塑工艺参数32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52。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52.2确定型腔数52。3排列方式52.4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52.5注射机型号的确定52。5。1注射量的计算52。5.2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估算612。5。3选择注射机62。5.4注射机的相关参数校核73浇注系统的设计93。1主流道的设计93.1.1主流道尺寸93。1.2主流道衬套形式103.1。3主流凝料体积103.1。4主流道剪切速率校核103。2浇口的设计103.2.1浇口的主要作用:103。2.2浇口的形式103。2。3浇口位置的选择113。2.4浇口的尺寸的确定113.3冷料穴的设计123。3.1主流道冷料穴的设计123。3。2分流道冷料穴的设计123。4分流道的布置形式123。4。1分流道的长度设计123.4.2分流道的当量直径计算133。4.3分流道的截面形状设计133。4。4分流道的截面尺寸计算133.4。5分流道的凝料体积计算143。4。6分流道熔体的剪切速率的校核143。4。7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和脱模斜度144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152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154。1。1凹模的结构设计154。1.2凸模的结构设计(型芯)154。2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154.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154。3.1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164.3.2凹模深度尺寸的计算164.3.3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164.3。4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174。4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174。4.1凹模侧壁厚度的计算174。4。2承板(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175模架的确定195。1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195。1.1定模座板(350mm×300mm、厚25mm)195。1。2定模板(型腔固定板)(350mm×250mm、厚60mm)195。1。3动模型芯固定板(350mm×250mm、厚25mm)195.1.4型芯固定板(350mm×250mm、厚25mm)195。1.5动模垫板(350mm×250mm、厚25mm)205。1。6垫块(350mm×48mm、厚度80mm)205.1。7推杆固定板(150mm×350mm、厚15mm)205.1。8推板(150mm×350mm、厚20mm)215。1.9动模板底板(350mm×300mm、厚25mm)215.2模架各尺寸的校核216排气槽的设计2236.1排气槽的设计227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237。1脱模力的计算237.1.1型芯脱模力的计算237.2推出方式的确定257。2.1推杆推出257。2。2推杆位置的布置258冷却系统的设计278.1选用冷却介质278.2冷却系统的简略计算279导向与定位机构的设计3010总装图和零件图的绘制314注射模课程设计第4组塑料仪表盖,大批量生产,精度:MT5。本设计为一塑料仪表盖。如图:对产品的要求有:1、塑件不允许有变形、裂纹;2、脱模斜度30/~1.;3、未注圆角为R2~R3;4、壁厚处处相等;5、塑件材料为PC(聚碳酸酯),生产批量为大批量。6、未注尺寸公差按所用塑料的高精度级差取.5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1.1塑件的分析1.1.1外形尺寸该塑件壁厚为2。5mm,塑件外形尺寸不大,塑料熔体流程不太长,适合于注射成型.1.1.2精度等级每个尺寸的公差大致一样,除了小孔之间的距离。按实际公差进行计算。1.1.3脱模斜度最小脱模斜度与塑料性能、收缩率、塑件的几何形状等因素有关.塑件脱模斜度为:30′~1°,这里统一选择脱模斜度为1°1.2PP的性能分析1.2.1物理性能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密度只有0.90~.091g/cm3,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它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24h的吸水率仅为0.01%,分子量约8~15万之间.成型性好,但因收缩率大,一般为1。3~1.7%,厚壁制品易凹陷。制品表面光泽好,易于着色。1.2.2力学性能聚丙烯的结晶度高,结构规整,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强度和硬度、弹性都比HDPE高,但在室温和低温下,由于本身的分子结构规整度高,1所以冲击强度较差,分子量增加的时候,冲击强度也增大,但成型加工性能变差.PP最突出的性能就是抗弯曲疲劳性,如用PP注塑一体活动铰链,能承受7×107次开闭的折迭弯曲而无损坏痕迹,干摩擦系数与尼龙相似,但在油润滑下,不如尼龙.1.2.3热性能PP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熔点在164~170℃,制品能在100℃以上温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