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日本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做法VIP免费

日本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做法_第1页
1/7
日本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做法_第2页
2/7
日本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做法_第3页
3/7
日本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做法作者:石丽娜兀静来源:《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1年第11期21世纪以来,日本通过幼儿教育振兴改革,打破了原有以提升福祉为出发点的幼儿教育体系,日益凸显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2018~2019年间,笔者多次到访日本,现对日本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做法作一介绍。日本当前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由保育所、幼稚园和认定儿童园组成。日本第一所国立幼稚园始建于1876年(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稚园),第一间保育所创建于1890年(新潟静珍学校附属保育所),而认定儿童园则于2006年才开始出现。幼稚园归日本文部科学省管辖,属学校教育事业,受《学校教育法》的约束与保护,招收3岁至小学入学前幼儿;保育所归厚生劳动省管辖,属社会福祉事业,受《儿童福利法》的制约与扶持,接收新生儿至6岁婴幼儿。由于幼稚园和保育所分属于两个机构管理,受两个不同法令约束,服务定位有所不同,形成了日本幼稚园与保育所二元双轨的学前教育体制。随着日本社会用工制度的变革,夫妇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少子化”现象日趋加重,家庭对接收婴幼儿年龄宽泛的保育所需求增多,而只招收3岁以上幼儿的幼稚园却相对过剩。事实上,无论是偏重保育的保育所,还是偏重教育的幼稚园,都无法同时满足家长对学前教育“延长服务时间”“保教兼而有之”的需求。于是,身兼保育所与幼稚园双重功能的“认定儿童园”便应运而生。2006年3月日本通过《关于推进综合的学前儿童教育、保育服务的法律》(简称《认定儿童园法案》)建立了“认定儿童园”制度。“认定儿童园”可由幼稚园和保育所联合举办,也可由二者中的一方单独申请开办,按照申请机构原有类型可将“认定儿童园”分为幼保联合型、幼稚园型、保育所型、地方裁量型四种。日本政府借助兼顾幼儿教育、儿童福利、育儿援助三重功能的“认定儿童园”,既扩充了幼稚园和保育所的功能,又为家庭和社区提供了学前教育支援,使得日本学前教育“幼保一体化”迈向了一个新臺阶。在本次参访中,我们感受到日本多元的“幼保一体化”趋势明显,一方面学前教育机构开办主体类型多样,各具自身优势和特点,政府不会以法律手段强制其转型;另一方面家长可以根据家庭的经济收入、托育时长、教育理念等实际需求,灵活申请合适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者,是决定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日本在“认定儿童园”出现以前,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基本上是由保育所的保育士和幼稚园的教师组成。日本保育士资格获得必须通过“国家保育士资格考试”,无论是不是保育士专业毕业的大专或本科生,只要修够要求学分都可以报考。依据《儿童福利实施法规》“国家保育士资格考试”一年举办两次,分为笔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笔试科目包含社会福利、教育原理、发展心理学、小儿保健等多达10个科目,通过笔试的人员可以在音乐、绘画制作、语言三项中选择两项参加技能考试。日本保育士资格考试不仅难度较大,而且通过率也不高,每年保育士考试合格率仅为11%~14%。在日本,要取得幼儿教师资格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在四年制大学修满教育专业基础学科的学分后,继续修满取得幼儿教师证所必需的学分。由于幼儿教师资格证分为“专修证”(最高)、“一种证”(中级)和“二种证”(最低)三个等级,不同等级要求相应学分的下限各有差异。第二种途径:参加文部科学省组织的一年一次“幼儿教师资格考试”,2005年以后更是规定参加考试的人员需要具有保育士资格,且有三年以上保育员工作经历。尽管通过“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仅可以获得幼儿教师的“二种证”,但这种获取教师资格的方式本身就具有推进“幼保一体化”的进步意义。“认定儿童园”制度出台以后,这种兼有保育与教育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中的教师资格认定一度难以推行。为了更好地适应“幼保一体化”,在新的保教制度下培养学前教育师资队伍,201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联合成立了“幼保衔接推进办公室”,对《认定儿童园法案》进行修订,其中规定“认定儿童园”的教师职称为“保育教伦”,这种职称实际上是教师资格与保育士资格的整合,也就是要求在“认定儿童园”工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日本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做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