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公安民警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新形势下加强公安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部署的“三项重点工作”和公安部提出的“三项建设”的重要举措。面对新形势,公安机关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为加快新一轮发展打造一流治安环境。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探索建立符合新形势要求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和模式,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履职尽责能力谈些个人认识。一、认清形势,深刻认识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社会管理存在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强问题。目前,部分公安机关负责人和民警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新时期社会治安、公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循规蹈矩,管理方式粗放、方法简单、程序繁杂,致使社会管理疲于应付、应对、应急,难以标本兼治,降低了社会管理实效。一些公安机关认为管理创新就是把过去的提法换一换、说法改一改,而管理方式没有转变,起不到创新管理、实效管理的作用。(三)社会管理存在单打独斗,社会管理公共资源分散问题。从面上看,在社会管理中,政府有的部门、单位或因职责不清,或受利益驱使,各自为战,出现推诿扯皮、“不愿管”或“争着管”的局面,造成了社会管理资源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壁垒的“孤岛”。从另一个方面看,公安机关的职能被党委、政府“扩大、泛化”,当作“万金油”,不论大事小情,是否属于职责范围,都想动用警力处置,致使公安机关由维护法律秩序的“裁判者”、“第三方”,变成“参与者”,既浪费了大量的警力、物力、财力,又造成了警民对立,降低了公安机关的社会公信力,效果往往不佳,也严重影响了公安工作满意率。二、围绕大局,树立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新理念第1页共4页(一)树立“有限和无限”理念。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中要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限”的理念,实际工作中,要克服大包大揽,思想汇报专题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挖掘和利用民力民智,有效整合社会管理力量,推进社会管理工作的社会化,构筑群众性、全民性的社会管理格局,逐渐转变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中“大包大揽、包打天下”的局面。(二)树立“创新与继承”理念。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要把创新与继承结合起来,既要从实际出发,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求真务实,更新观念,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摒弃老的、不合时宜的经验定式,又要防止割裂传统,单纯为创新而创新,抛弃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导致工作“华而不实”,劳警伤财。(三)树立“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理念。“有所为”就是公安机关对于法律明确规定、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以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要敢抓敢管,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发挥好维稳主力军的作用。“有所不为”就是对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范畴,通过组织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管理,利用社会资源的“有所为”实现公安机关的“有所不为”。树立“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理念,范文写作还要解决在创新方面要求“多而全”问题。创新不是大包大揽、无所不能、无域不在,而关键是要贴近实际,突出精、细、特,只要能在某些方面有突出创新做法,而不能要求创新面面俱到,这样容易造成顾此失彼。三、重点谋划,全面推进新时期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一)以绩效成本评估为要求,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社会管理社会化。一是依靠、整合社会各界资源。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学会“借船出海”,整合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团体等社会管理资源,寻求部门的参与和支持,为我所用,推动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破解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中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缺乏长效保障的局面。二是整合情报信息资源。在公安机关内部,狠抓“大情报”信息系统的应用,整合各类警务资源,创新网上技战法,为公安现实斗争服务。在外源信息获取上,加第2页共4页强与工商、民政、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建立情报信息会商和互通共享的横向衔接机制,努力开辟多层次、多源头的情报信息渠道,加强分析研判,实现对情报信息的准确预测、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分级预警和层层应对。三是加强新生社会组织监管。加强与民政、宗教、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