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小学数学授课年级二年级学校逢沙小学教师姓名龙淑珍章节名称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P66—P67的内容计划学时1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本课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通过一系列具体活动,如数心跳、读书、写字、等使学生对1分、1秒具有亲身的感受,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教材在创设活动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时与分”之间的关系后进行的。孩子们已经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时、分并对时间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了1时=60分。但是对1分、1秒的长短没有一个具体的感悟,也不容易接受。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3.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情景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体验1分、1秒时间的长短解决措施: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并创设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由此来引导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估计一分钟有多长解决措施:创设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体会。教学设计思路(一)激趣促学(二)实践感知(三)活动体验(四)实践活动(五)巩固练习(六)课堂总结依据的理论做中学,引导发现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认识1秒,1分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计算机、投影仪显示内容使用投影仪显示演示文稿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他们由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逐步过度到对体验“1分”有多长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抽象概念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促学动画片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动画片《一分钟》。师引导提问:看完这个故事,大家想说什么?师适时地指出:一分钟很重要,那么一分钟究竟有多长呢?(板书:一分钟)学生各抒己见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情境,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进入探究的“场地”。实践感知认识感受1分钟和1秒钟10分钟1、静观感觉(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师特别指出:这就是一分钟。2、动一动:感受一秒(1)认识“1秒”(课件出示秒针走一小格的过程)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2)体验“1秒”有多长(这一环节我打算用动作来引导学生体验1秒钟)师:我们可以用拍一次手记住一秒,现在老师拍,同学们猜猜这是几秒呢?(师拍三次)师: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记住一秒?(板书:秒)3、数一数:感受1分=60秒(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师板书: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1分=60秒)让学生静静地看屏幕,认识一分钟。学生口答学生口答学生示范动作学生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分针与秒针的走动情况。学生自主发现分与在教学中我把感知、体验一秒钟、一分钟的知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不仅能使学生较好的认知感受一分钟的长短,而且能使学生对于接下去的环节“一分钟能干什么”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4、体验“1分”有多长播放学生感兴趣的《猫和老鼠》一分钟,突然画面消失。师进行现场采访:前后两个一分钟,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秒的关系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了,让学生焦急等待一分钟由于有亲身经验做基础,孩子们通过对比感受到:心情愉快的时候一分钟很快很短,焦急等待的时候会觉得一分钟很慢很长。这样通过课件演示创设生活情境,唤醒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融入生活之中。活动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5分钟师:看来,1分还真有奥秘,一分究竟能干什么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