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城关一小张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2、过程与方法(1)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2)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PPT)读下列的词语:不可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珍奇异宝。二、整体感知人们是怎样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呢?出示PPT:(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听到这么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多么地自豪!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三、学习2——4自然段(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那作者是怎样高度评价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呢?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出示PPT:(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2、指名读,齐读。“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全世界都很有名)3、那圆明园的布局是什么样子的呢?4、出示PPT:圆明园平面图。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他由……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5、“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出示PPT理解)6、大家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出你的喜爱、赞美之情。(二)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1、圆明园布局独特、举世闻名,真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能让人们如此地赞美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感受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吧!(1)、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圆明园的园林和建筑呢?(指名分段朗读。)根据朗读板书:有-----也有-----)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感慨“漫步园内------”(齐读)多美呀!想看看吗?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出示PPT)看了这些,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齐读)(出示: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这个自然段。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除了这些精美而宏伟的建筑,圆明园里还有什么?(指名读第四自然段)(1)、理解“上自——下至”从先秦到清代,你知道有多少年吗?(2500)(2)、这2500多年中,这圆明园内所拥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那些?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呢?(出示图片,最后定格在铜首上)这是圆明园那140多个景点内的一个小小的十二生肖喷水池上的3个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啊!而这只是圆明园众多宝物中的一点点啊!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说——(齐读)(出示PPT: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指导读好这一段)四、研读“毁灭”,激荡情感。可如今,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博物馆、这艺术馆、这瑰宝、这精华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那是因为——(齐读最后一段)圆明园被彻底地毁灭了。(补充课题)1、谁能告诉大家英法联军当年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指名读,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1)“闯进、掠走、破坏、毁灭”,说明了什么(2)“凡是、统统、任意”则反映了什么?此时此刻,我们还能称他们为军人吗?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强盗),一群无耻的(强盗)!面对着这群强盗,面对着这熊熊大火,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来吧!(指导朗读最后一段)5、大火连烧了三天,整整4320分钟啊!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