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爱”留一些空间林春芬教学片断一教师在上公开课时,教师的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处理,设计也有层次和梯度,当教师把学习较差的学生叫起来回答问题,以示这节课面向了全体学生,可是平时这位同学很少回答问题,即使是最简单的问题,在全体教师的关注下也显得很紧张,面红耳赤,但是讲课教师不放弃,仍循循善诱的引导着,造成这位同学在站立中仍听着老师讲解,显得更加不知所措……这样的场景会经常出现,老师的关注固然没错,但是课堂的四十分钟时属于每一个学生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根本不成问题,但他们不得不被绑架在老师与较差学生的对话中,使在多数学生对这节课失去了兴趣,而较差的学生也会因这节课而觉得失去面子。这样老师不仅没有达到了解和掌握知识这节课内容的目的,反而有点功倍事半的效果。如果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是因为只是断层、思维断裂,教师可以有的放矢的弥补空缺,搭建梯子,帮助他们拾级而上,当然这个工作老师选择在课下进行,也是现在教学中常进行的培优补差工作。如果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补差活动,产生的效果就会不一样。老师要给他们留下自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不必强求他们在短时间内与全班学生同步前进,老师的这种爱给学生产生压力,我们要有耐心,等他慢慢体会。教学片段二在教室里,教师历数该生的点点滴滴的不是,其余的学生望着老师,看着老师激动的脸,表现出极其厌恶的表情,该生低着头一声不吭......然后教师又苦口婆心的告诫全体学生该如何做、该怎样做才能对得起父母等等。班级有班规,当学生犯错时,难免教师要在教室中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述说事情的经过,但不必用伤孩子自尊的话来激励其他学生,让其体会你的爱生之切,因为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学生体会不到你的爱,年少的他们也有面子问题,所以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也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批评也要有度,有的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让学生就非常喜欢他,他们把那些犯错的同学叫到一边了解其事件的原因的当时的心理,在班里处理该事时也选择谨慎的语言即顾及学生的心理还让学生认识到了错误,同时课下还经常性的关注学生和学生建立起一种信任,这些教师把爱放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接触的是一些未成年人,教育过程中难免会遇上一些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和一些不听话,或是做一些淘气的事情,这时我们要宽容一点,注意学生的心理,不要把教师自己认为的爱强加给学生,老师所做的事让学生慢慢体会,给自己的爱留一些空间让学生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