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论文类别:中学英语初中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罗文电话:13752916506重庆市綦江区中峰中学摘要:素质教育在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初中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我们在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该不断思考,不断探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和弊端,为学生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为课改大旗增光添彩。关键词:英语教学;问题;课改随着我市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逐步走向改革的深水区,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长期的践行课改过程中,以及经常与教研员首席教师及各兄弟学校一线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探讨与研究活动中,感悟颇多。在一些观摩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在进行比较和自查,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本人集中谈谈初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一、导学案撰写导学案的撰写是课前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相信,我们的英语教师在备课上还是比较认真的,但在导学案的撰写问题上,很多英语教师还是很迷惑。由于学科的特点,数理化甚至语文学科在导学案中,往往喜欢选用一些习题来填充而外语学科更多的是注重课堂语言环境的训练。很多英语教师的导学案除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提炼和罗列,就是一张练习题的整合,更直接的说,就是一张试卷。有人说,导学案在小组互动,学生展示的环节上内容应该丰满。对于这个问题我专门跟綦江区教科所孟坚和邹斌两位英语教研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我对他们观点的提炼就是:作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载体,导学案应该有,但在撰写上应多作思考,遵循英语学科特征,摒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充分整合资源。写导学案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达到导和学的目的。另外我要特别强调一点,我们以往在导学案的预习环节往往喜欢找几个题学生做。其实预习不一定就是做题,我们也应该在课前在思想上让学生做好准备,或是查找一些资料,或是在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概念,这都是预习,这也都是预习应该达到的效果。至于小组互动、展示的环节,能在课堂上用口头指令表现的,为何还要生搬硬套地出现在导学案上呢?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2012年3月,我参加了由綦江区教科所在南州中学组织的綦江区新课程课堂教学集中展示活动,观摩了两位美丽大方的青年教师带来的同课异构的两节英语公开课。内容是仁爱版八年级下Unit6,Topic3,SectionB,分别由万盛片区代表蔡伶俐老师和綦江片区代表闵云凤老师执教。两节课内容相同,风格迥异。前者以自己经历交通事故为线索,用交通规则建构了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学习,将话题型教学(Topic—basedteaching)与任务型教学(Task—basedteaching)有效地融为一体。后者从知识的由浅及深,通过多种呈现方式,结合活泼犀利的语言,精彩地完成了授课目标任务。应该说,这两堂课的精彩,与其巧妙的活动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学生不是一味的在听说教,听宣讲,而是在活动中扎实地掌握了目标任务,达到使用目标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而我们有一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上牵强附会,引喻失义,让某些教学活动成为无意义的英语教学活动。注意,我强调的英语教学活动,一定是跟英语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的活动,是能够通过该活动使学生学习或掌握某项英语技能的活动。曾经我就看见某位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设计让学生绘画的活动,并且绘画的要求还很高,我觉得她不是在教英语,她是在帮美术老师做事。还有一次在八年级听课,内容是电话预定酒店、机票。学生小组对话编的细致入微,就连接电话之前的彩铃都模仿出来了,结果无一组不是模仿的中国流行音乐彩铃。我觉得这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无任何意义,并且还本末导致,学生把课堂的高潮变成了模仿汉语电话彩铃所以,请我们的英语老师注意这个问题,巧妙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三、教学活动中的语言技能训练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技能训练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这几方面不是割裂开来的。在实际教学中,是综合开展的。但是,综合开展不等于混淆开展。不久前,在一次学科活动中,我观摩一位老师的英语课。她发出一项教学指令:听读1a部分,回答问题。随后老师放录音,学生在录音的伴随下阅读1a部分,回答4、5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