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和谐教学法研究会全国和谐教学法研究会理事长理事长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究所所长说课标说教材:说课标说教材:就是以就是以演讲演讲的形式,运的形式,运用用知识树知识树对一门学科的一个学段、或一册书、对一门学科的一个学段、或一册书、或一个单元(章、组)、或一类知识(一个或一个单元(章、组)、或一类知识(一个专题)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解读和整合,专题)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解读和整合,并结合课程标准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说明教并结合课程标准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所以这项活动也简称“所以这项活动也简称“三说一看三说一看”(说课标、”(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看演讲)。说教材、说建议,看演讲)。说课是对一篇课文(一节教材)或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说课是对一篇课文(一节教材)或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的说明,虽然也有对课程目标和教材的分析,但更多的说明,虽然也有对课程目标和教材的分析,但更多的是谈的是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在,是在微观层面微观层面上。而“说课标说教上。而“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在材”活动是在中观层面中观层面(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和宏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一(一册书、一个学段),册书、一个学段),角度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不同、高度不同。特别是对。特别是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把握,对一个学段、一册书、一类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把握,对一个学段、一册书、一类知识的整合,是说课达不到的。知识的整合,是说课达不到的。““说教材”活动并不代替说课,但有助于教师从整说教材”活动并不代替说课,但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对一篇课文和一节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体上对一篇课文和一节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之所以是说“教材”而不是说“课本”,是之所以是说“教材”而不是说“课本”,是因为教材包括了学生用书(课本)和教师用因为教材包括了学生用书(课本)和教师用书(有时还包含学校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书(有时还包含学校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有些学科没有学生用书(如中小学体育学科,有些学科没有学生用书(如中小学体育学科,幼儿园各科),只有教师用书。幼儿园各科),只有教师用书。““挖教材”是把教材的挖教材”是把教材的知识点知识点从头到尾从头到尾“通”一遍,把不明白的问题和“通”一遍,把不明白的问题和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搞搞清楚,一般是教哪册“通”哪册,并没有注意清楚,一般是教哪册“通”哪册,并没有注意教材的整体性教材的整体性。而“说教材”要求教师要。而“说教材”要求教师要整合整合教材教材,不管教哪个年级的,都要了解整个学段,不管教哪个年级的,都要了解整个学段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要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要从教从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材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三个层面三个层面来把握教材来把握教材。。1.1.利于加深对课标的理解利于加深对课标的理解((通过说课标说教材可以通过说课标说教材可以强迫教师学习课标、熟悉课标、吃透课标。如果教师本强迫教师学习课标、熟悉课标、吃透课标。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甚至考试大纲都不能把握,对学生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甚至考试大纲都不能把握,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也很有限。的引领作用也很有限。))2.2.利于从整体角度把握教材利于从整体角度把握教材((教师如果不能熟练的教师如果不能熟练的把握教材体系,就难以有效的引领学生学习。教师不仅把握教材体系,就难以有效的引领学生学习。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要对教材整体把握。熟要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要对教材整体把握。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来。))3.3.利于课堂目标的科学预设利于课堂目标的科学预设((预设是前提,生成是关键。预设是前提,生成是关键。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