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与家人团圆大家一起吃月饼,赏月。“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时在外的游子就会格外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古人很喜欢把这种乡愁寄托在月亮上,你们想到了以前学得哪首诗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体会那浓浓的思乡之情。板书《古诗词三首》二、新授。1、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王安石,他曾经做过北宋时期的宰相,也是一位政治家、文学家。2、讲个小故事(诗的背景)3、请大家读读题目,看看你们能知道什么。(泊,停泊。这首诗告诉我们这首诗是诗人把船停泊在瓜洲时写的。4自由读诗,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指正:间:jian,间隔。画图说明瓜洲和京口的“间”齐读古诗。5、师范读,画出节奏。6,分小组再读古诗,借着书下的注释把诗句意思读明白。指名说读懂了什么。(学生说意思)师: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几个地方?(三个)距离呢?(一水间,数重山)京口和钟山这样近,下文是什么意思呢?(春风又把江南吹绿了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呢?)诗人想回哪儿?(钟山)(指着图)这三个地方这么近,诗人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通过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指名读。指名再读。7师:在这明月之夜,诗人走出船舱,站在船头向对岸眺望。对岸就是京口。诗人想到的是什么呢?此时春风把江南吹绿了,看到此时的情形,诗人想到了什么呢?(想起自己的家乡,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开满了花,再加上故乡那一轮明月,诗人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呀。)山清水秀,到处是充满生机的绿色,诗人是用哪一句写下来的呢?(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中你们觉得哪一个字用得最好?再读读这一句,把你眼中心中的绿意读出来。(齐读)师:一个绿字,却有这么丰富的含义。你们知道吗,关于这个绿字还有一个故事,谁来为大家读一读书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们感受最深是什么?(王安石的认真)让我们带着这种赞叹之情读读这句。(齐读;指几位生读)三、主题升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句中表达的正是游子牵挂故土,难以离去的情怀。让我们一起再读这首诗,试着背诵下来。指名背诵。二、《秋思》一、情景创设,引入乡愁同学们在宋代王安石眼中乡思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一、自读自悟,体会情感1)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古诗的节奏。2)检查朗读,交流体会情感。(指几生读;齐读;师范读;师生互读;3可单单会读还不够,还要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的插图、注释,也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三、表演文本,入情入境1“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秋风看得见吗?(看不见)作者看见的是什么?(叶子飘落、草黄了、雁子往南飞……师: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见什么?(父母、孩子、妻子„„)师:站在凄凉的秋风中,作者想——家。2张籍他的家在哪?在洛阳吗?有谁知道张籍?(生介绍张籍)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乡。3.远在他乡,惟有家书以慰藉思乡之情。古人说,家书抵万金,结语: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四、回读,深化情感。师: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请读《秋思》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五作业背诵两首古诗假如你是张继你的信中会写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