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孩子作文起步第一课,我该怎么让他们开始对这样一件在他们心里感到困难、害怕的事情变得有趣、乐意去做呢?书本的范文里有一篇是《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神笔”只是一个意象,和童话故事里的“七色花”一样,带给别人需要的东西,将责任、关爱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媒介。假如你们和马良一样,也有一支神笔,你会画什么呢?孩子们在讨论之后的答案让我感动,有的说我要为四川的孩子们画上一本本课本,有的说要为烈日下的人们画上一把伞,还有的说要为邪恶的人画上一颗善良的心……孩子们的想法简单而真诚,其实想象作文并不难,只要把你想的说出来就可以了,在有了一点铺垫之后,我和孩子们开始快乐地“玩”起了作文。我出示了那篇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的文字: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在屋子里,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教室里一下就像炸开了锅,个个都踊跃举手,我跟他们定下规则:1.要想好了再说。2.每人就说一句,别人说的时候不要插嘴。他们一边说我一边在电脑上把他们说的话记录了下来,连班上平时最偷懒的孩子都在课上不停地举手。一节课下来,我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了一篇故事《世界上最后一个人》,他们都兴奋异常,因此在我布置这周回去写一篇周记的时候,大家都高兴地讨论着要写什么。这节课我和孩子都收获了巨大的快乐,对孩子来说习作不再是一个远离他们生活,难办得不行的事儿,下了课我问了几个孩子,你们现在觉得写文章难吗?和上课之前那一片鸦雀无声不同,大家异口同声地叫道:“不难。”而对我来说,我带着这群刚刚接触写作的孩子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在游戏中写着而不是为了任务,星期一的早晨也不会再有孩子哭着和我说因为爸爸工作太忙没教她所以周记没完成。其实仔细想想,作文到底该怎么教?与其拿出一箩筐的理论跟他们讲起因、经过、结果,提醒他们写作时的修辞手法、人物的心理活动还不如在“玩作文”的过程中让他们自然流露。在《世界上最后一个人》这篇小说中,我们的孩子在无意识地状态下创造出了主人公丰富的心理活动:他想:门外到底是谁呢?我要开门吗?……他又想:如果我拿把菜刀砍他不知道能不能吓到他但我肯定打不过他,又或者他是个好人也说不定。……作文不是把孩子“逼上绝路”的功课,作文也不是让孩子只能每周绞尽脑汁苦于应付的东西,作文是快乐的,是孩子们在无意识的轻松状态下迸发出的单纯的灵感,而我们应该注意帮助他们搜集这些灵感,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好学生崔雨菲真是一个好学生。她的学习成绩优异,每一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她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每一次都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她乐于助人,同学有困难她就主动帮助。我决心向她学习。(三三班全体同学)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假如我有一支像马良那样的神笔,我要为山里的孩子画下一座座美丽的校园,为爸爸、妈妈画一辆车,可以方便他们出行,为妈妈画一件件漂亮的衣服,为祖国画许多发电机,为人类画出环保汽车,就不会污染空气了,为穷人画一座漂亮的房子,为流浪的动物画出一个个属于它们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