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春天》教学设计岷县岷州中学李萍萍教材分析:莫扎特所写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既轻快、活泼,又不过分张扬;曲式结构单纯、紧凑;音乐素材运用节省而富于表现力,第一、二、四乐句采用同一材料加以变化,第三乐句则运用变化音、离调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动乐句的发展,典型的启承转合句式,从而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在结构上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和弦选择以主、属和弦为主,色彩明亮,手法简练,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托旋律的作用。教学目标: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2,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渴望春天》,并且从以春为主题的作品中感受,体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教学重点:1.演唱《渴望春天》,并且从以春为主题的作品中感受,体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2.通过律动、情景创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作力。教学难点1.注意6/8拍子的起拍要清晰、明快,强调弱起小节的节奏和分句的换气。2.注意演唱时的声音位置要竖起来,要有一定的力度。教学过程:1.导入;请学生背诵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渴望春天》。2.作者介绍:莫扎特3.教师充满感情的范唱歌曲。4.播放录音,学生哼唱,边听边用手划一划旋律线,或随意律动。感受词与曲的和谐及明朗愉快的情绪。体会对美好春天向往的心情。5,在老师的伴奏下学唱歌曲。6,分组练习。7,课堂展示。8,教师点评。9.课外拓展:根据《渴望春天》,尝试进行旋律的创作。本课小结:布置作业:1,每个小组学唱一首歌唱春天的歌曲。2,对《渴望春天》进行律动编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