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颗糖的故事靖西县实验小学谢凤巾教学目的:1、让孩子初步认识陶行知。2、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认识陶行之是怎么样的教育孩子的。3、让学生有收集小故事的愿望。教学过程:一、介绍陶行知1、出示陶行知的画像2、介绍陶行知生平陶行知原名文濬,后改知行、行知,安徽省歙县人。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1920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同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执行书记,致力于平民教育。1926年,起草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国难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主张采用“小先生制”,实行“即知即传”。发起组织生活教育社。1934年出版《生活教育》半月刊。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与沈钧儒等联名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提出教育必须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的主张。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陶行知全集》(六卷)、《普及教育》(三集)等。3、小结:陶行知所取得的成就,跟与他长期不断努力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关于他教育孩子的一则故事。4、板书课题:四颗糖的故事二、初步了解故事1、出示陶行知的教育小故事《四颗糖的故事》。四颗糖的故事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2、自己小声地读这则小故事。3、说一说这则故事讲的是陶行知什么时候的故事。三、再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1、故事中有几个人?讲了一件什么事?(四颗糖的奖励让王友知道自己做错了并乐意改正)2、陶行知的第一颗糖是在什么情况下奖给王友的?(有时间观念)3、陶行知的第二颗糖是在什么情况下奖给王友的?(听话的孩子)4、陶行知的第三颗糖是在什么情况下奖给王友的?(王友是个男子汉,正直善良,有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5、陶行知的第四颗糖是在什么情况下奖给王友的?(王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6、陶行知的教育方法有什么好处?(没有严厉地批评王友,而是通过奖励的方法让王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让王友更能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四、复述故事1、试一试:再读故事,把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一听。2、演一演:把这则故事讲给老师和同学听。(1)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演一演。(2)选代表演一演。3、你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你的朋友听。五、小结:陶行知还有许多小故事都是关于怎样教育孩子的,今天我们听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如果哪个同学还想听关于陶行知更多的故事你们可以到书店里去找关于陶行知的书籍。你也可以收集别的故事,然后讲给你身边的人听一听六、课外收集一些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