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常见的量》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执教者:谢秀丽【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p87-p88的内容和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2、在生活化的复习应用活动中,掌握名数改写的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各种名数的改写。3、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复习题材,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领略数学的独特魅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明确常用的计量单位及进率。难点:能熟练地进行各种名数的改写。【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由“小马虎”王明同学写的数学日记。请看大屏幕。(请一名同学读日记)2011年4月31日星期日晴小学毕业测试的日子就要到了,我有些紧张,又有些期盼。为了能考取好成绩,星期天我也不放松,天一亮,我就从我那长2厘米,宽1.8厘米的大床上爬起来。洗刷完毕,抓起妈妈特意为我准备的大约1平方米的烧饼、1立方米的蛋糕,一边吃一边有滋有味地喝着一瓶250升的鲜牛奶。吃喝完毕,我就来到书桌前,开始了紧张的复习。我坚信,通过努力,我一定能为我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2、提问:你们笑什么?3、说一说: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学习数学就应该细心、认真、一丝不苟。那请同学们找找这则日记中有哪些常见的量呢?4、揭题: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常见的量。(板书课题:常见的量的整理和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过渡:大家说了那么多的计量单位,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全搁在一块,想一想会有什么感觉?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分类、有序、系统地进行整理)师:对了,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分类,并有序地进行整理,使它们系统化,那就便于我们记忆和运用了。你们预习的时候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整理呢?现在请你拿出预习时做的整理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补充、完善。(一)小组合作(学生自主讨论、复习)(1)有哪些计量单位?是计量什么用的?(2)常用单位有哪些?进率各是多少?(3)特别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地方?(二)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充当小老师,讲解计量单位的进率和意义。并适当板书,老师作点拨处理,强调各单位间的进率和意义,并鼓励学生对发言同学提出建议或者意见。(每个小组汇报一种量)1、长度单位。(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字母如何表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2)1厘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米呢?(用手比划比划)(3)它们之间的进率是什么?(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2、面积单位。(1)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2)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多少?用什么单位最合适?(3)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3、体积、容积单位。(1)体积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2)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3)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毫升)4、质量单位。(1)常见单位:克(g)千克(kg)吨(t)(2)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3)估一估。老师的体重大约是多少?5、时间单位。(1)常见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2)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年=365天(闰年366天)有31日的月份是:1,3,5,7,8,10,12。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平年的二月有28日。闰年的二月有29日。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整百数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1900年虽能被4整除,但不是闰年。)教师补充:季度、旬、星期。每月分三旬:上旬(1至10日);中旬(11至20日);下旬(21日至月底)。(三)讲解说明,总结规律师:同学们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