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贯穿在教育教学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十几载,我整天面对的是一群渴望知识的天真无邪的学生,他们洋溢着真、善、美。我作为教育工作者,该怎样将爱贯穿在教育教学中,像春雨一样去滋润他们茁壮成长呢?我一直担任语文科教学,懂得生活中有语文,语文体现生活,我将自己的爱贯穿到他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多年来的工作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爱贯穿到学生的生活中1、了解是一种爱。我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很差,很多学生都是留守生:有单亲在家的、有父母均在外地的、更有孤儿、特殊家庭……对于我这个从城镇来的老师,他们都用一双无辜的眼睛看着我,很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与他们见面时,我的心很酸、很疼,从小生活条件不错的我从来没有过如此强烈的震撼,透过他们泉水般清澈的眼睛,我看到他们心里的自卑与害怕,往后的相处证实了这一点。作为他们班主任的我,很想多了解他们,但我与他们初次见面的印象提醒我说话要特别小心。我问好多位学生都无法知道他们的姓名,于是,我让他们每人写一张介绍自己的小纸条交上来给我,我念名字强迫自己记住了他们,按照他们写的地址,我利用一个星期完成了家访。之后,我们彼此了解了,他们成天向我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一位学生很让我担心家访时,与他父母没法沟通:父亲酗酒成性,几乎没有清醒之时,母亲弱智的,有一个精神分裂症的哥哥。这是他自卑的一点,也是导致他沉默寡言、自闭的原因。经过一个学期的沟通与帮助,他有了转变,人开朗了,爱说话了。这是了解,让我与他们更亲近了。2.平等是一种爱。我一直要求自己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在这种有很多特殊家庭的学生中,我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他们的一种动力或一种打击,记得有一次课后,全班学生围着我谈理想,他们个个说得起劲,轮到小新了,她一站起来,大家都说她,笑她,更过分的竟还学羊叫,她的脸一下子红了。我立刻制止住大家的这些行为,并走到她身边把手轻轻地放在她的肩膀上鼓励她说出来,她说想当画家,画山山水水,说完后我带头为她鼓掌。小新是个孤儿,从小靠替人家放羊养活自己和妹妹,所以总有低人一等的心里。家访让我知道她的身世后,我下决心要是她与其他学生一样,在同一环境中享有同等待遇,一个学期以来,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终于融入学生当中了。是呀,老师的平等是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是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动力。二.将爱贯穿在教育教学中1.激励是一种爱。我的学生基础差的较多,尖子生没几个,学习很缺乏自信。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学好,所以我特别注重兴趣的培养。激励是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他们回答问题时,即使回答得很离谱,我还是会说:“有主见,有思想是好的,语文就是因为答案多样才耐人寻味。”当他们不按时完成作业时,我会说:“没关系,人都有个特殊情况,但希望你们学习‘鲁迅的时时早,事事早’才好”。班有一位特别捣蛋的学生,在一次教学《麋鹿》的课堂上,他举手回答了一个与课堂内容无关却让全班都发笑的问题,他说:“老师,我学会了麋鹿的奔跑。”我被这样突如其来的问题吓到了,但我立刻笑着走到他身边,抚摸一下他的头说:“学会了某种技能是件好事,多学几种技能就更好了,下课后跟老师说说学的过程,好吗?”他不好意思地坐下了。就是这样,我的这种方式让他们喜欢上了学习。2.宽容是一种爱。毕业生情绪波动较大,学习好的,总担心一次小小的失误;学习基础差的,无心向学,老想着来不及了,早点离校算了。我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及语文科教学这些年,除了言行举止谨慎之外,我十分能设身处地去替他们着想,允许他们考试的失误,允许他们成绩的难提高,允许他们基础比较差,错别字较多,更允许他们偶尔心情不好调皮,捣蛋。因为我相信他们都想做好,只是快毕业了才醒悟一年级开始不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呢?我班有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爸爸是教师,所以从小学习就好。但到了六年级,心理压力很大,哪怕一次单元测验都特别担心出错,在她心里就不允许自己犯一小次错误。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经常抽时间给她讲很多名人成功与失败的例子,还讲我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不时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