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陈利平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介绍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移迁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的事理性说明文。文章从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入手,引出话题,接着摆出现象,说明“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危害、再探讨“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及传播途径、然后说明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本课是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第四篇课文,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培养注重观察和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创新的科学精神,正确的科学方法。还要学会快速默读文章,筛选信息。同时也促使学生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提高环保意识。学情分析:本学期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说明文,上一单元主要是事物说明文,本单元主要是事理说明文。学生对说明文的了解并不多,认知也不深入。所以,学习时最大的障碍应该是说明顺序的理解和说明方法的使用及表达效果。另外,相对于记叙文,散文,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并不大,认为说明文枯燥无味。所以,设置好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也很重要。教学目标:1.略读课文,学会筛选信息,明确有关生物入侵的知识。2.研读课文,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3.增强环保、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教学重点: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2.增强环保、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教学难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拔,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说明顺序;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文章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学生课前自主收集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课中交流,然后或自主或小组合作完成拓展环节任务,从而实现目标3的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则有关外来生物入侵的新闻。然后让学生说说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生看视频,然后回答)2、小结: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科普作家梅涛走进“生物入侵者”,去对这一场由人类自己挑起的生态灾难做一番考察。二、检查预习:字词1、本课字词,你认为哪些是难读易错的要提醒大家注意?2、你还有不理解的字词吗?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圈、点、勾、画,说说文中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生物入侵者的信息.(看谁找得又快又准)(抽生回答,集体订正)2、理出课文思路,说说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一篇说明文往往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介绍,回忆一下说明顺序有哪几种?看看这篇文章是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3、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是一种怎样的逻辑顺序?(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如果困难可适当讨论,师点拔小结)文章先引出话题,告诉我们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再摆出现象,说明生物入侵的危害,接着探讨原因,说明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及其传播的途径,然后说明人们对待生物入侵的不同态度,最后说明各国采取的措施。这样的顺序处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所以本文的说明顺序应该是逻辑顺序。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10min)刚才我们了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也掌握了本文的说明顺序。想想作为一篇说明文,我们还可以从哪个方面来分析呢?(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1、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说明方法的使用,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2、请同学们自已从文中找出这几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它们的表达效果。(学生自主找句子后,小组讨论表达效果,再全班交流,学生发言过程中师强调各种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3、小结: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更加清楚、具体的为我们介绍说明了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五、知识拓展,应用表达。1、除了文中为我们介绍的生物入侵者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生物入侵者?给同学们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生物入侵者的资料)2、生物入侵者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造成的损失也惊人,我们来看一组统计的数据。(屏幕出示2006、2010、2012年统计的我国生物入侵物种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