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上完《最大的麦穗》,我并没有从那片金灿灿的麦地里缓过神来,相反却再一次地深陷其中。《最大的麦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讲述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麦地里找一颗最大的麦穗,从中引导弟子们悟出了“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遇”的道理。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让学生理解幻灯片出示的几句话,学生能联系课文,读懂这几句话。特别是对于“弟子们不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这句话,学生能展开思维,议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找出有关句子“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态度犹豫,不能当机立断。)“弟子们埋头向前走。”“……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摘麦穗很认真,但眼光不够开阔。)“总认为……总以为……”(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不能立足眼前,首先抓住“现在”。)可见,学生的确融入其中。在第一次上课时,我采用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共同思考弟子们当时的情景,我感觉效果甚微。在第二次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的学生讨论的传统模式,“采访”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换位想象,揣摩体验,感同身受,使学生收获到了文字隐藏的东西,在“我是两手空空的弟子”“我是麦穗”,两次角色的变换中,他们对“茫茫麦田里,抓住手中的一穗才是最重要的”这一道理已有了认识;“为弟子提建议”这一环节再一次将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与文本的主角对话,不断地叠加、强化真切的体验,使之聚集、生发出新的深刻的认识。让学生共同思考弟子们当时的情景。学生兴趣浓厚,很快融入教学中,使得课堂教学异常活跃。另外,学完这篇课文,学生们都很有感触。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也找到了“最大的麦穗”。于是用格言的形式来倾吐自己的收获:“机遇在自己的手中,要及时利用它;不然会一事无成,变成千古之恨。”“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就看你怎样去把握。”“把握机会,好好利用,一旦错过,永远也找不回来。”“抓住当前的一分一秒,就相当于抓住了机会。”“机遇是无价之宝,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要白白错过,而要紧紧抓住。”“机会只有一次,好好把握,切莫错过。”两次不同的课堂教学,我有一个相同的感觉: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学有收获,然后应该想法设法让学生学得有趣,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努力把有效做得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