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的讲解•主语:1、定义:主语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叙述的主体。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1、定义: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宾语:1、定义: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成分。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成分。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说明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汉语句子成分口诀•(1)•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要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2)•句子成分要划对,•纵观全局找主谓。•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地位。•“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例子•美丽的花开了。•胖胖的小李跑得快。•小李写字。•小李写毛笔字。•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小李跑得快。•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汉语句子成分的一般顺序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特殊情况是:修饰成分即(定语)、【状语】、<补语>缺少。一般“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补语的标志,“得”是状语的标志,可以据此来判断具体的句子成分。1.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2.(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终于〕打败了(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二).练习用符号划分下面的句子成分。1.那中年妇女满心欢喜地朝检票口走去。2.目前,我国正在深入进行体制改革。3.辛勤的园丁在灯下批改学生作业到深夜。4.这个美丽的传说流传在黑龙江一带。5.华南虎,也已经跻身受保护的珍稀动物的行列了。6.大家都过幸福生活是我们的愿望。7.帝国主义估计我们终久会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8.敌人的武力不能征服我们已经得到证明了。9.一九三二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公司当卖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