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学习心得体会泾源三小陈文军2013月11日8日,我有幸到银川的十六小、湖畔小学、回民二小参观学习,在短短的两天学习中,我们实地参观了三所学校特色办学及校园文化氛围,观看了十六小、湖畔小学的学校宣传片,听取了回民二小的课外实践活动讲座和湖畔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讲座以及语、数、音、体、美等八节课。同时参与了湖畔小学的读书沙龙和回民二小的数学教研活动。虽然这次参观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胸中似有千言万语,却无从下笔。下面我谈谈这次参观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一、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参观湖畔小学,让我感受到了集中优势教育资源,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办优质教育。从校园的各个角落和细节处大力彰显了湖畔小学办学特色。小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大到学校的硬件设施,无不展现着良好而又务实的育人氛围,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旺盛的生命力。如学生的手工制作展示、绘画展示、乒乓球、羽毛球、滑旱冰、象棋等专业化训练,各种各样的成果展示,无不从细节体现了学生的成功,让学生从细节处去体会成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地努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功。同时也能激励那些尚未成功的学生去努力,努力获得成功。教育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享受高起点、高品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坚强的意志,成为有人性的人。学校所形成的教育规模、管理风格和办学特色无不渗透着领导班子的教育智慧,无不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学校能将素质教育演绎的如此淋漓尽致,大气豪迈而又自信!二、优质、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从听到的八节课上,我感受最深的是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无不折射出三所学校教师的人格魅力,都有着过硬的教师基本功,娴熟的教学技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并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首先,都能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每节课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每一步设计的都是那么合情合理。可见,教师们在课前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来设计和制作这些多媒体课件。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教学手段更新颖,课堂气氛更活跃。多媒体教学开展的直接效果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大大提高。更形象、直观的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善于激励和表扬学生,他们对学生倾注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可引领学生走进一个自信的课堂空间。他们都能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如:李莉老师“敢和老师比一比谁读得好吗?”马月芳老师“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感情流利的朗读课文。”……老师的爱心、激励和信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活跃着儿童的情绪,给予了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使读书成为孩子的一种精神享受,是他们的兴趣所在。第三,教师都能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而是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老师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如:回民二小的黄文捷、马波、王志宏三位音体美老师,他们把自己,学生与艺术融为一体,用自己的独特的肢体语言,学科语言引导着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去探究美,体验美。最后,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几位老师的课,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处都体现了匠心独到之处。每位老师的课前准备都非常充足,材料也很丰富。课中有可能用到的他们都事先想到了。我想,这也可能是名师的独到之处吧。如十六小的丁晓霞执教的“鸡兔同笼”问题,鸡和兔共8只,共26条腿。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师:如果我们把每只鸡和兔子都切去两条腿,那会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