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号参赛选手。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题,我们呼唤和谐:呼唤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谐需要创造,今天,我所说的课文《珍珠鸟》反映的就是人与动物之间创造和谐的故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预设、重点难点、方法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解说。首先来说教材分析:《珍珠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专题是“生活中的启示”,所选的四篇课文情节性强、含义深刻,会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从而引发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揭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题。二、目标预设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根据教材内容、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雏、眸、泻”等13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细读品味,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以及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三、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作者的关心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相互关心、相互信赖的美好情感。1四、方法选择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方法选择,本节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运用珍珠鸟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细读品味法,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情境美读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美读课文,体会情感。五、教学过程作为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去深入的感受和体会课文美的思想、美的意蕴。因此,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伊始,我播放珍珠鸟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欣赏珍珠鸟,从直观上引起学生对珍珠鸟的兴趣。同学们,这就是美丽的珍珠鸟,珍珠鸟是“金山珍珠”的别名,又叫“锦花鸟”、“小珍珠”。它主要生活在热带森林中,羽毛鲜艳,体态娇小玲珑,动作活泼轻巧,非常可爱。如果你要饲养一对珍珠鸟,你会怎么对待它呢?哦,关心?给它吃好东西?细心照顾?……这说明我们大家都非常富有爱心。著名作家冯骥才也饲养了一对珍珠鸟,那么,他和小鸟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珍珠鸟》。{板书课题:珍珠鸟}二、初读课文,感知启示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默读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此,我安排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读的13个生字,并了解“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作者得到的启示又是什么?”通过默读课文,学生很容易明白:课文讲述了“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故事,而作者得到的启示就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板书:“我”,画连线)三、细读课文,品味变化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启示入手,带领大家一起细读品味课文,感受珍珠鸟在作者的悉心照顾下发生变化的过程。这里,我主要抓住两条线索进行教学:一是抓住作者悉心照顾珍珠鸟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关心。二是抓住珍珠鸟在作者的真切关爱下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让学生深刻地感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从而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首先,我以珍珠鸟的习性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我”饲养珍珠鸟的良苦用心。2“同学们,有人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我们在饲养珍珠鸟的时候,能不能经常和它在一起,过多的接触和打扰它呢对,当然不能。那么,作者是怎样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