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娃”一、主题活动名称:我是中国娃二、主题活动来源:暑假回来,孩子们都带来许多和爸爸妈妈一起旅游的照片,和同伴讲自己都去了哪里,都看到了什么。以往我们总是以一个小活动,比如谈话、绘画形式渗透简单的教育与交流,而今年是我们建党93周年,红歌唱遍祖国大地,同时开学即将迎来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我们想借此机会开展一个系列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与同伴共同欣赏各地游览的照片录象,从中领略祖国山河的秀丽;了解多个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激发爱祖国的情感。设立了主题活动:我是中国娃三、活动总体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简单的地理知识,领略祖国山河的秀丽。(2)了解民族节日和民族习俗和文化,激发其对祖国热爱之情。(3)感受民俗文化、戏曲艺术的精彩魅力。第一阶段:我的家在中国(一)找找、看看我的祖国(祖国的山河)(二)我们祖国真大(以地图引出祖国的东西南北中,了解各民族)(三)说说、唱唱我是中国人(国旗、国徽、国歌)活动一:大中国目标:1、熟悉乐曲的旋律,理解其风格,学习舞蹈。2、能创编不同方位的挥舞彩带的动作,随音乐节奏表演。活动过程:1、播放歌曲录音,使幼儿感受歌曲的风格。2、引导幼儿观看舞蹈表演,体验活泼、欢快的情绪。3、引导幼儿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4、鼓励幼儿创编不同方位的挥舞彩带的动作,随音乐节奏表演。活动二:民族服饰目标:1、了解中国各少数民族服饰,欣赏各族服装的款式、色彩、图案、质地等特点。2、感受人们通过服饰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活动过程:1、出示各种民族图片,引导幼儿欣赏。2、讨论各民族服装款式的不同之处。3、讨论各民族服装的色彩搭配特点。4、讨论各民族服装的图案内容及寓意。5、请幼儿自由讨论欣赏后的感受:请幼儿讲一讲自己喜欢哪一个民族的服装,为什么?第二阶段:中国人的节日(一)中秋节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民族习俗和传说,学会了有关诗词。在吃月饼赏月中观察记录了月亮变化的过程。活动一:中秋的来历目标:1、了解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感知中秋节的来历。3、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中秋节的故事。活动过程:1、播放课件,使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请有经验的幼儿说一说自己过中秋的感受。3、是讲述中秋来历的故事。4、引导幼儿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懂得了尊重、体贴、和照顾、敬爱老年人。活动一:老人的节日目标:1、了解重阳节的习俗,体验与老人共度节日的快乐。2、学习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关爱,萌发爱老人的情感。活动形式:集体活动过程:1、展示调查资料,丰富幼儿关于重阳节的认识。2、集体讨论,激发幼儿对老人关爱的意愿。鼓励幼儿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3、幼儿与爷爷奶奶共度节日,感受节日的快乐。(三)国庆节知道了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的诞生日。感受节日的气氛和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多么幸福,懂得爱祖国。活动一:快乐的国庆节目标:1、能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在国庆节里有趣的事情画下来。2、能较完整、连贯地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过程:一、谈话:快乐的国庆节,重点请幼儿介绍自己在国庆节里最有意义的事情二、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有趣的事情进行绘画,教师个别指导,指导画面内容稀少的幼儿丰富自己的画面。三、幼儿作品的讲评,鼓励幼儿把自己的绘画内容讲给大家听,教师帮助记录。四、布置墙饰,幼儿共同分享绘画作品。第三阶段:中国的民族文化(一)有趣的戏曲脸谱活动一:京剧(社会)活动目标:1、知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2、尝试用京剧特有的方法演唱,加深对京剧的认识、感受。活动方法:首先教师放了一段京剧给幼儿欣赏,不用我说孩子们都知道这是京剧,然后我又给孩子们欣赏了京剧的服装,他们都认为很漂亮。当我让幼儿讨论到京剧的乐曲、唱腔,有的幼儿就表示不太爱听,特别唱腔中的慢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取了边穿插京剧中的脸谱进行讲解边播放京剧,此时幼儿反映比较强烈,也特别感兴趣。活动二:五彩脸谱(绘画)活动目标:1、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