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树林和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父亲、树林和鸟》,本课共两课时,我要讲的是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作业、说板书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父亲、树林和鸟》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围绕怎样保护环境而展开。《父亲、树林和鸟》作者是牛汉。课文生动地讲述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写作特点:课文是中没有直接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或是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感受到人与鸟是那么亲密无间,领略人与自然的融洽,体会到父亲对鸟的热爱。2、说教学目标新课标第二学段对三年级提出的阶段目标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性质,依据新课标理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目标:读懂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表达方法。(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3、说重难点根据本课内容及教学目标,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和喜爱。教学难点:理解我的心情变化:为什么心里掠过一丝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二、说教法和学法依据本课的特点及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情境导入法、媒体辅助法、读思议结合法、朗读指导法,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以读为本;因此我准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父亲对鸟的了解和喜爱。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法具体如下:1、勾画圈点法——目的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勤动笔墨,积极读书。2、讨论法——让生积极参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形成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3、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4、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三、说学情学生在第一课时里已经掌握了字词,教师对课文的内容比较熟悉。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使教法和学法充分发挥,我把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图片激情,复习导入(2分钟)1、板书课题指着课题说: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6、《父亲、树林和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还知道了文中主要讲了什么事?生: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板书:喜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整体感知是新课改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先学先悟,我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并思考哪些句子自己感受出父亲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三)重点导读,体会感悟(28分钟)(为了解决重难点,我采用了)抓文中的重点句子,品重点字词;有感情朗读,读中悟情。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自己感受出父亲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句子,把它多读几遍,并读给小组成员听和说说自己的体会。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品读重点句子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为了知道学生自学、合作探究交流如何,我将问学生: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感受出父亲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句子?(出示八句重点句子)由于这八句话分别是文中第二、三、五、七、十二、十、十四、十七段体现父亲喜欢树林和鸟的重点句子。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当汇报的小组说到哪句我将引导学生从哪句学起。这里我准备了两个特殊的情况:(1)当汇报的小组说到1、2、3中的任一句时,我将引导学生学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