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字理识字法的特点靖西县实验小学许华一、方法科学字理识字教学法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的科学性上,它符合汉字构形规律、人的认知心理和识字教学规律。1、符合汉字构形规律。汉字最本质的特点是表意性。象形、指事、会意字的表意性是不言而喻的,形声字由表意和表音两部分组成,但即使是表音部分,也仍然是以象形、指事字为基础的表意符号,具有表意功能。这样的汉字决定了它的形与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虽经隶变和历代的简化,汉字的象形意义大大减弱但仍然保留着象形的残骸,可以借助教学手气追本溯源,使其形与义的关系显而易见。字理识字教学正是把握了汉字的这个本质特点,以字理为中心,从汉字字义上理解字义及构形、读音,特别是重视汉字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及其合理性使学生理解每个汉字构形的道理;以字理为中心,体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性;以字理为中心,寻求汉字与汉字的联系。2、符合识字教学规律。字理识字教学重视循序渐进和直观教学的原则。(l)循序渐进。字理识字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安排。在汉字中,象形字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汉字形成的基础。指事字是符号或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增加符号造成的会意字和形声字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指事)字的组合。字理识字教学法把象形、指事字看成是最基本的字,认为教好了这些字再教会意字形声字就势如破竹了。因此,教学内容宜按先象形、指事字,后会意、形声字安排。如先教“女”和“马”,再教“妈”就水到渠成了。(2)直观教学。直观性是我国教学原则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字理识字教学法鼓励教师运用多种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在解析字理时,除了运用形象化语言外还提倡使用形象物体,如挂图、幻灯、录像、电脑等,也可采用自然物体或象征性教具。如教“象”字,可以依次出示侧面向左的大象图、甲骨文“象”字、篆体“象”字和楷体“象”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象”的象形意义和大体演变过程有时候还可引导学生直接实践。如教“看”字,可引导学生学学孙悟空做以手遮目远眺的动作。3、符合人的认知心理。字理识字教学与人的认知心理具有一致性。(1)重视形象思维。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儿童更是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不少已经十分抽象,看上去仅是点点画画。字理识字教学法主张将汉字的构形理据直观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加深了感性认识,发展了形象思维。(2)增加理解记忆。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这是字理识字教学法的理论构想要点之一。字理识字教学法主张从汉字的构形理据这个根本的问题上找到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使学习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加深了对汉字的理解,从而强化了记忆。儿童的机械识记能力强,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理解识记,就“如虎添翼”了。(3)引导知识迁移。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字以后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会意字、形声字的学习中,推及它们的字理。用它们表义时,多与其本义有关;表音时,大多能从这个基本字的读音上得到提示。这样,就能既快又好地学习汉字。这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二、操作性强字理识字教学法的程序和模式具体可行,便于教师操作。1、课堂教学程序。字理识字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程序与常规教学相比,是在识字教学中增加了字理解析一环。如以下公式:定向→教学字音→解析字理→分析字形→书写练习2、象形字教学的基本模式。在小学低年级中进行象形字字理解析,字理识字教学法提出“明理→析形”的基本模式。明理是指通过展示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来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形理据。析形是指在了解汉字的大体演变过程后,引导学生将楷体字各部分与客观物体各部位进行对应分析,进一步了解汉字形体的由来。如教“山”字,可通过展示群山图、群山抽象图、古体“”和楷体“山”,表现出“山”字的大体演变过程。先让学生了解“山”字就是群山的象形,这就是明理然后引导学生将“山”字的各部分与群山图各部位对照,明确“山”字各部分是怎样形成的,这就是析形。由于操作性强,字理识字教学法深受实验教师喜爱。三、具有可重复性1、字理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