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作文课的实效性新课程立足于每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前沿阵地,也是学生得以发展的最重要场所。所以,要使学生得到发展,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能言堂,乐言堂,让课堂成为他们的话语自由空间,做课堂的主人。我们的课堂实效性才得以保障。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善用、巧用多媒体网络在提高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显著的作用。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②这样的作文教学能营造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效地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思考,实现全体参与、个别辅导。拓展写作空间,帮助学生更广泛地积累材料,促进思维和表达。作文修改中实现自行修改、师生共改、学生互改、集体评赏,共同提高。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指出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材内容的拓展带来的有利条件,从而呈现出新颖、即时等新的特点”。③可见,多媒体网络在作文教学中广泛应用,正悄然引发作文教学的深刻变革。一、应用多媒体网络,积累素材,为课堂写作做准备。常规作文教学往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阅读对象过少,阅读面偏窄,阅读途径偏少,学生对作文既无兴趣,也无法从中获取更多的“感受”,心中无感,口中无话,则笔下无言。网络多媒体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网络使学生阅读更为便捷,让读写结合更为密切。网络,一方面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学生通过阅读范文,摸索作文门径;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习作提供广阔的文化背景。比如我在讲授: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时,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再进行介绍。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动物的有关资料进行阅读,想不到,他们真的收集了各种各样动物的资料。有可爱的小狗、会说话的鹦鹉,还有凶猛的老虎、爱吃竹叶的熊猫等;有图片,有文字介绍,还有音像;有介绍小动物生活习性的资料,有描写小动物的范文。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起来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还记得有一次小练笔,内容是:“我最喜欢的花”。学生同样通过网络收集了各种花的有关资料,有花的生长资料,有歌颂花的美文。通过介绍,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词优文美,还有的同学写起了歌颂花的小诗,活象个小诗人。这样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表象记忆,学生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二、应用多媒体网络,创设作文情境,激发习作的兴趣。在传统作文中,孩子们唉声叹气,不愿写,没内容写。即使是写了,交上来的也是干巴、枯燥无味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现实生活观察不够,生活积累贫乏,在其记忆储备中找不到相应的事物表象。多媒体作文则不同,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的画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声、光、电的刺激,图文并茂的界面,实时反馈的特征,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学生的语言功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那么学生写作的思绪就会更加精细而敏锐,求知欲望就会高涨。所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作文教学在创设情景中,就是对人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生动而具体再现,创设的真实情景,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降低了作文的难度,使写作活动充满情趣和乐趣,也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联系现实生活,选择材料和构思情节,最后则水到渠成。因此,我常借助网络给学生上作文课,围绕习作内容,制作生动形象的图片、动态的录像资料,给学生们创设一个逼真的习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玩中探索自然的奥秘,捕获最新信息和趣闻,还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写下自己的见闻。比如: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