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两首纸船——寄母亲作者:冰心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字词,能正确运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歌内容,了解“纸船”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母亲的一片深情。学习重难点:1、学习并掌握“希望”“倘若”“至爱”的用法,能够正确运用;2、理解“纸船”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教学计划:首先通过自读课文,让学生独自领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进一步理解“纸船”的象征意义,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深刻领悟诗人情感。计划3课时。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词。2、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妄()妄想叠()重叠抛()抛弃沾()沾光倘()倘若讶()惊讶载()载重()记载3、背诵课文。教学内容:一、检查预习情况。(听写生字;抽查背诵)二、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作品集有:诗集《繁星》《春水》;小说集《南归》《往事》《去国》;散文集《同情》;还有《冰心诗集》《冰心游记》。2、写作背景:本文是1932年夏天冰心在赴美留学的航船上写成的。诗人将怀念母亲的深情寄托于童心复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叠了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以此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三、诗歌赏析。(全诗共三个小节)第一节: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叠成纸船,从船上抛到海里。“从来不肯妄弃”,一直不愿意随便扔掉,预示着作者心有所想。“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表明所叠的纸船数量很多,暗含着对母亲的思念之深。第二节:精心叠成的小船被无情的天风和狂暴的海浪所毁坏,而不能遂诗人之愿流到他应去的地方。(为全诗主旨的呈现蓄势,作铺垫。)思考:1、纸船被狂风巨浪所毁,诗人是怎样的心态呢?2、“仍是不灰心”“总希望”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性格特点?(执著与坚韧)3、诗人希望小船飘向哪里呢?第三节:让母亲的梦中出现小船,感受到远在外乡的女儿的爱。“倘若”:副词,同“假如”,多用于书面语。“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近义词:无故。如:最近他心情烦躁,总是无端发火。“至爱”:最爱,最喜爱。如:篮球是他的最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表达了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但愿母亲能够感受到女儿离家后的这种心情。这一节是全诗中最为精彩的一节。诗人没有接着写小船流到母亲身边,而是将视觉突然转换,直接唤出母亲,让母亲的梦中出现小船,感受到远在他乡的女儿的爱和悲哀。诗歌主旨:本文是1932年夏天冰心在赴美留学的航船上写成的。诗人将怀念母亲的深情寄托于童心复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叠了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以此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此诗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亲切呼唤,是献给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纸船”——象征着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着思念母亲的一颗心,代表着诗人纯洁美好的祝愿。写作特点:托物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