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家长支妙招灵武市第一小学赵云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独二代的教育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姥姥疼,奶奶爱,批评教育不能很。冷了穿,饿了吃,不知什么叫才能。”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从这项系统工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此,我决定,从家庭教育入手,为家长支妙招,想妙计,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真正的家庭教育落到实处。所谓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教会孩子学会“做人”。“老师,我家孩子老是欺负别的小孩,怎么说他都不改。”“老师,我家孩子一点也不怕家里人,就怕你,你说什么他都听,我们说什么他都不听。”“老师,我家宝宝干什么都是乱七八糟,毫无条理,怎么办呀?”从教二十多年,像这样的抱怨,几乎每个学期都能听到,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对症下药为家长支招:孩子掉皮、捣蛋是每一个父母都不得不面对的话题,特别在中国“独二代”的成长环境中,让孩子产生叛逆的因素更多。其实好的方法也可以让孩子变得乖巧。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不过,在通过电话采访家长的时候,我感觉她明显违背了这个原则,她为儿子的问题而焦虑,却没有去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我问家长:“你觉得儿子打架、骂人这些行为很糟糕吗?”“是很糟糕,我很担心。”她说。“你很希望他改掉这些行为?”我问。“是的,我对他说过,他应该把精力放到学习上去。”她说。但是,她儿子在年级已经名列前茅了,而且成绩一贯还非常稳定。这种情况下,她如果对儿子说,希望你放弃那些行为,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去,显然不会有说服力。为此我对孩子进行摸底调查,其结果我归纳如下:1、“无能妈妈”不受欢迎孩子:我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剪纸、捏泥巴,可是妈妈都不会。妈妈早出晚归,她对我的爱好好像根本不感兴趣。其实,我很希望妈妈能够陪我一起玩。而且妈妈对我的提问也从来不热情回答,还说我的问题很奇怪,说小孩子的话为什么这么多。我认为: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他们想从妈妈那里了解很多事情,以满足自己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如果妈妈总是一问三不知,便会使孩子感到很失望。同时对孩子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很不利。我建议:为做一个令孩子喜欢和自豪的妈妈,读书学习是关键。但是,同时,尽可能抽时间多陪孩子一起玩,多和孩子言语交流。毕竟妈妈不是完美的,总有些事情是妈妈不会的。也没必要为了孩子而去学这学那,要告诉孩子知识是无涯的,妈妈会不断的充实自己就想孩子现在做的一样。要让孩子自己去学会学习新的东西。2、“电视妈妈”冷淡孩子孩子:妈妈一有空总坐在电视机前,对于电视连续剧是一集不落,而把我搁在一旁。妈妈把电视节目看得比我重。我认为:如果妈妈一直与电视机为伍,就会缺乏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看书和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开展亲子活动的机会。这不仅会失去许多和孩子沟通的机会,而且也影响孩子,使得他也从小喜欢看电视,而不善于和人交流、沟通,严重的话,自闭症和孤独症等一系列疾病也可能产生。我建议:童年很珍贵,妈妈有时间的话,应该多和孩子一起活动。3、“苛刻妈妈”束缚孩子孩子:妈妈总对我不满意,一心想把我当成一个“全能小神童”,钢琴、舞蹈、美术、体操和电脑,我学了好多,可是她还总觉得我这样没做好,那样没学好。我认为:孩子一般都不喜欢过于苛刻的妈妈,这样的妈妈对孩子过于严厉,而且总是说“不”。孩子经常处于一种不自由、被束缚的状态。我建议:儿童天性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谁剥夺了他们这种基本需要,必然不受欢迎。切记不要过分唠叨和干预孩子,要大胆放手,让他适当自由和放纵。4、“攀比妈妈”让人厌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