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黄山记》主备人杨树滨审核人宁维会时间2014.3【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学习写景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3.全力以赴,激情投入,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颂之情。【学习重难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理解本文独特的构思。【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阅读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划出文中优美的句段。2.完成预习自测题。(限时20分钟完成)【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黄山资料: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为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生态保护完好,动植物众多。黄山72峰,磅礴雄浑,峻峭秀丽,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拔均超过1800米)为中心。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2.作者资料:徐迟,现代散文学家、诗人、翻译,浙江南浔人。原名商寿。1978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第1期的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至今仍被文学界和读者常常提及和谈论。30年过去了,这篇报告文学的作者徐迟和主人公陈景润皆已去世,他们曾经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人为“科学的春天”而奋斗,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而奋斗,两位先生长垂史册。二、预习自测:1、阅读知识链接,了解作者相关知识。2、(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至少两遍),要求:a:读准字音,圈划出重点字词,划出文中优美的句段。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皖()悭()吝()糗()氤()氲()甫()(2)抄写下列词语(两遍)。煞费心机扑朔迷离绮丽多采万仞之巅瞬息万变悭吝氤氲虚无缥缈鸿蒙逸兴载沉载浮临虹款步拾级而登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探究案】一、自主学习: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下面的问题:作者一行登黄山的游踪是怎样的?能简单画个示意图吗?2、划出文中优美的句段,选择两三句摘抄并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从修辞或写作手法上作简要赏析)写完后和你的对学同学交流一下你找出的好词佳句。(1)摘抄赏析(2)摘抄赏析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1、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写大自然对黄山的“赏赐”,列举了哪些黄山所特有的景物,突出了黄山风景的什么特点?找几个字来概括黄山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就调动多种感官和写出丰富宽广的色彩感两方面,选择《黄山记》若干片段进行鉴赏,吴文、郦文是否也运用了这些手法?三、拓展提升:如果让你做导游,你根据课文内容并加上自己的想象选择黄山的某一景点做一介绍?试试吧!(如西海门、飞来峰、光明顶…….)【训练案】按原文默写。大自然是的。它,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方圆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高峰深谷,幽潭天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三个峰,,,撑起青天。二、课后作业1、背诵第一部分。2、摘抄优美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