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微课题研究报告尚志市朝鲜族中学金英实2014年12月5日信息技术学科微课题研究报告尚志市朝鲜族中学金英实一、微课题的确立过程民族学校率先进入小班化时代,班级的学生少了,老师关注每一个孩子成为了一种现实。民族教育首先走进了更加科学规范、更加富于人性、更加富有挑战的新的春天。省教育学院民族教育研培部朴泰秀老师在解读“小班化”这个概念时指出:小班化中的“化”应该是个动词,小班化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利用好小班的优势,让课堂焕发生机,呈现更好的效果,是我们这个课题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省总课题学校子课题教研组微课题负责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民族教育研培部“十二五”重点课题《民族中小学小班化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组长崔勇洙)(副组长朴泰秀)尚志市朝鲜族中学子课题《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实践研究》(组长安永奎)(副组长白亮)朝语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徐桂英汉语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金京爱英语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金海艳日语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尹海英数学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朴亨洙政治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朴锦实历史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李京淑地理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郑英姬物理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李红善化学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元春爱生物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李华音乐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李重根体育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陈更全美术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孙英信息技术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金英实心理健康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申海兰◎省总课题关键词:小班化-有效教学-实践研究(全面)◎尚志朝中子课题:小班化-有效教学-课堂模式(课堂)◎教研组的微课题:学科-课堂模式(课型及课堂规范)根据省课题的范围,我们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时,抓住“课堂教学模式”这个切入点,并在每个学科都进行了实实在在的研究和探索我校的信息技术学科,正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之下,积极配合上级和学校的课题,确立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微课题,并开始进行深入研究。二、微课题的研究过程我校的信息技术学科所确立的微课题,完全是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的,可以说,我们的课题研究,有学校的整体规划,也有各学科的独特之处,这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因此,我们的微课题研究,走的路是正确的,是顺畅的,是真实而有效的。2013年1月,尚志市与《中国教师报》专家团队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立了6所学校进行试点,投入了极大的财力和人力,轰轰烈烈搞起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每所学校都有了自己的文化,每个班级都有了若干个小组,墙上三面都是黑板,学生改成围桌上课,七八十人的教室一下子变得拥挤不堪。从一开始全市学习铜都的“五步三查”,到后来整合形成了“四研”互助,尚志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教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导学案;老师不讲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一切都不适应,一切都必须适应。半年内,6所试点学校苦不堪言,却真的发生了不小的改变。特别是“四研”互助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本土化之后,的确被一些学科的一些老师用好了,用习惯了,用得有效了。时间活动主题具体要求推进方式2013年春全员性洗脑◎学习李炳亭高效课堂理论◎学习铜都“五步三查”模式◎1次全校动员大会◎8次全员集中培训◎建设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48次教研组培训◎12次班级、小组长培训2013年秋课改试验田◎2个课改年级(初一、初二)◎10个课改学科◎14位课改老师◎每天用“导学案”上“四研”课◎初一、初二校级公开课展示◎全市朝鲜族“四研”教学竞赛◎教师论坛◎优秀导学案、论文成果征集课改进行时◎人人会写导学案人人会用导学案◎建设班级文化,小组文化◎形成学校主题文化“正心博学”◎校本培训,学习编写导学案◎开展全员的“导学案竞赛”◎组织外出听课学习◎看首批6所课改学校的做法2014年春本土化推进◎初一初二继续推行“四研”模式◎各教研组形成自己的基本课型◎各学科形成课堂基本规范◎省十二五小班化课题实验课◎高级教师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微课题培训◎微课题竞赛2014年秋微课题研究◎带“题”授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