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AT3T/28032T/s理综考试(二)—物理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20、21小题为多选,其余为单选。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4.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发现了库仑定律B.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在研究电磁现象时,安培引入了“场”的概念15.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和t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a>tb,va>vbB.ta>tb,va<vbC.ta<tb,va<vbD.ta<tb,va>vb16.某电阻元件在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按如图所示的规律变化。今与这个电阻元件串联一个电流表,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B.4AC.2AD.5A17.身高为2m的宇航员,用背越式跳高,在地球上能跳2m,在另一星上能跳5m,若只考虑重力因素影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A.gB.gC.gD.g。18.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其中c为a.b的中点.若一个运动的正电荷先后经过a.b两点,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3V.φb=7V,则A.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B.a点的场强小于b点的场强C.正电荷在a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D.c点电势为2V19.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电阻R1、R2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图所示.用此电源和电阻R1、R2组成电路.R1、R2可以同时接入电路,也可以单独接入电路.为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可采用的接法是A.将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B.将R1单独接到电源两端vavbPacbbcC.将R1、R2并联后接到电源两端D.将R2单独接到电源两端20.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2kg的另一物体B以水平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1mB.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C.木板获得的动能为2JD.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4J21.如图所示,质量为m,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后,通过一高度也为L的匀强磁场区域。则线框通过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A.可能为零B.可能等于2mgLC.可能小于2mgLD.可能大于2mgL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㈠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如图所示(a)装置,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验证表达式是否成立.①为减少实验误差,具体操作如下:A、要保持纸带处于方向上,B、应选择质量较(大或小)的物体作为实验的重物.释放重物时.②若以为纵轴,下落的高度h为横轴作出如图所示(b)图像,则图像的斜率代表的物理量是.23.(9分)某学习小组用伏安法测量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给定器材及规格为:电流表A(量程为0~5mA.内阻约为10Ω);0h(b)(a)v0ABBA0t/sv/ms-11212电压表V(量程为0~3V.内阻约为3kΩ);最大阻值约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电源E(电动势约3V);开关S、导线若干.(l)由于不知道未知电阻的阻值范围,先采用如图所示电路试测,读得电压表示数大约为2.1V.电流表示数大约为4.0mA,则未知电阻阻值Rx大约为Ω;⑵经分析,该电路测量误差较大,需要作改进.请在方框内画出改进后的测量原理图;⑶用改进后的电路进行测量,其测量值(填“等于”、“小于”、“大于”)真实值.24.(14分)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点,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孤轨道下滑.B、C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R=1.0m圆弧对应圆心角θ=106°,轨道最低点为O,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小物块离开C点后恰能无碰撞的沿固定斜面向上运动.(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1)小物块离开A点的水平初速度v1;(2)假设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传送带的速度为5m/s,则PA间的距离.(3)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