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重难点教学策略——东宝区成人教育中心李红霞【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教师培养出新型的人才,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高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要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关键词】激发兴趣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合作精神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人的信息素养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和个体的学习模式正在受到巨大冲击,要想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新型人才,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信息素养培养,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是有效的,要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掌握一定的技能。如今,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可有些学生只是想玩游戏,不是想学到什么,不能掌握一定的技能。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采用灵活的教法和学法,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乐学,好学。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只有教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达到高效,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起来1、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索。我们教师要把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放在首要地位,通过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游戏,根据这一特点,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常通过游戏形式组织教学,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展开课堂学习。例如:在指法练习时,让学生通过游戏来练习指法,如字母练习游戏:拯救苹果、打地鼠;单词练习游戏:青蛙过河,等等。这样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指法,而且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2、点亮学生情感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开放式的操作探究活动中,学生有时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及时采纳学生的独特见解,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设置桌面背景”时,我让学生试着以Windows自带的图片作为桌面背景。大家都在尝试设置桌面背景,都在为桌面换外衣感到兴奋不已。这时,有学生问我:“老师,我想找别的图片怎么找啊?”我说:“请大家先动动手,动动脑,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顿时,机房里的所有学生都集中精力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接着,老师抓住时机进行拓展,讲解如何把自己喜欢的相片或图片设置成桌面背景,学生很感兴趣,尽力让自己的桌面变得更漂亮,这样学生爱美的情感同时被激发了。3、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一个关键。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席谈吐,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掌握程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学语言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注重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趣味性。譬如:在学生学画洗衣机图时,有的学生很快就画完了洗衣机,这时老师说:“我们班有的同学已经生产出一台漂亮的洗衣机!”用这样的话语来进行表扬,完成作品的学生会感到很高兴,很自豪,他们学习的兴趣会变得更浓。当发现有的学生画得不太好时,就说:“你这儿怎么破了?”学生听了,就会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就会更专心去修改,争取生产出一台漂亮的洗衣机。通过这些有趣味性的语言来表扬和激励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很亲切,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他们学得轻松,学得专心,教学效果自然很好4、从学生的爱好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喜欢在电脑上绘画。在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把教材内容作了调整,先讲画图,后讲指法。因为绘画学生感兴趣,而且比较容易学习,让学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