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新课标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的关系”,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像和物体的关系。考纲要求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学会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所以本节设计试图采用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式教学(学生分组进行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既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又能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使学生在探究物理规律、体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增进团队精神与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获取《课标》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本教学设计的过程力图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1、本设计通过一个出乎学生意料的“小魔术”引入新课,试图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2、本设计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试图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1)学生的活动空间。全体学生参与分组探究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得到全面发展;(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3、本设计采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难点教学,试图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难点,比较抽象,利用多媒体的动画设计,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它的成像原因,分析出它的成像原理;4、本设计鼓励学生表演情景剧,使学生体会平面镜成像的对称美,力求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