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传记开放型试题的2种考法传记开放性试题从历年高考命题及传记文本自身的特点来看,主要有两种题型:一是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倾向,二是探究文本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这两种题型的特点有:①问题的开放性和启发性;②答案的多元性、综合性和论述性。考法1__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倾向明常识传记类文本一般注重事实,崇尚客观,力避作者主观倾向的介入。但传记人物的确立,都离不开作者独到的眼光,离不开作者体察特殊事件和人物的社会价值的敏锐判断,离不开作者广泛而极具价值的学术视野。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定考向题干示例审读判别(2016·全国丙卷)“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1)题干中“”有观点“”主张等字样(2)题干中“”还有评价“”“评论看”法等字样(2015·全国Ⅰ卷)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2013·辽宁卷)在吴良镛看来,城市管理者的素养应包括诗人的情怀和史学家的品格与学识。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其他常见设问方式:(1)请结合×××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2)结合全文评价×××的形象或行为。熟技巧“把握传主观点态度与基本倾向的3”个入手要评价传主的观点态度与基本倾向,需要先把握传主的观点态度与基本倾向,这需要从3个方面入手:1.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中,了解传主的精神品质、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2.从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描写中,把握传主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分析评价时要善于从梳理具体事件、场景、细节入手,由表及里,去芜存菁。3.从作者的褒贬爱憎入手,体会传主的观点态度。分析评价时抓住文本中的议论评论或概括性的文字。(2016·全国丙卷)阅读《一代通儒顾炎武》(文本见本专题考点1“”真题示法),完成后面的题目。“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8分)【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思维】第一步: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中,了解传主的精神品质和观点立场。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相关信息概括答案要点精神品质“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家园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意识观点立场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步:从作者的褒贬爱憎入手,体会传主的观点态度。根据最后一段中作者的评价文字,“即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可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实质是爱国主义。第三步:联系现实,谈这个观点的意义。回答时要和爱国主义教育联系起来。【答案】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园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每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考法2__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明常识“”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既包括主要存在于文本中能体现或实现作者写作意图,并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凸显文本价值的重点问题,也包括主要存在于文本中客观存在的读者不清楚或不容易弄清楚的难点问题。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求考生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辨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定考向题干示例审读判别(2016·全国甲卷)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