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们都是制鞋人VIP免费

我们都是制鞋人_第1页
1/2
我们都是制鞋人_第2页
2/2
我们都是制鞋人一个秋天的下午,芭学园的班车从马路上开过,正好一群小学生放学走在马路边,芭学园班车上的字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孩子们读完后大叫:“啊,我们成了脚了!”或许他们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理解的,这句话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从事教育的决心。如果没有这个决心,我们就会一直把八股文延续至今。古时候人们只有通过考试才有可能脱离贫穷,而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写出皇帝喜欢的文章。这样的思维习惯使人们再也不考虑学习的人需要什么,他们的感受是怎样的。于是教书的人仅仅教书,没人研究孩子的成长规律是什么,没人知道教育应该顺应人的发展规律,更别说教育者应努力让教育支持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虽然我们废除了科举制度,但我们一直延续着“教育为了考试”“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敲开财富大门”的科举式思维习惯。于是,家长把积累知识当作孩子的人生起跑线,孩子从能说话起就在背唐诗,从上幼儿园起就在算算术。而人类被赋予的生命任务应该是利用肢体和感官探索环境,在玩耍中运用探索到的信息。例如,五个月的王宝宝拼命地用嘴巴啃身边能抓到的所有东西。当他的嘴巴啃到物体时,他会通过敏感的舌头和嘴唇收集信息,感受到软的、硬的、光滑的、粗糙的、冷的、热的……大脑在接受这些信息后会进行综合和判断,这就是人类大脑的工作模式,这才是人生的起跑线,是人类一生生活和学习的基础。遗憾的是,我们往往会认为孩子用嘴巴啃东西是不卫生的,就会阻止孩子用嘴巴探索环境。人应该具备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中,包括为别人而准备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为生存而准备的质疑和解决疑惑的能力,为生活而准备的深厚感受力,为家人和朋友而准备的情感获得能力和使用能力等。孩子用身体的运动来发展大脑的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两样东西才是孩子将来能够成功和幸福的前提。人类的真实生活没有多少内容与我们的考试有关,人类需要有能力创造美好的生活,只有他们感到生活美好,才能对自己满意,也只有他们对自己满意,才能感到生活美好。这是人类一生幸福的基础,这一切都不是反自然规律的学习方式能够达到的。如果教育不能帮助人类发展,反而在破坏人类建构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家长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教育机构呢?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教育。怎样进行教育呢?我们认为教育应该像鞋子,是帮助人类更好行走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制鞋人不考虑穿鞋人的需要,制作的鞋比穿鞋人的脚大或小,就会妨碍他们行走的速度,并使他们感到痛苦。我们不能把穿鞋的脚拉长或者截断.让脚来适应鞋子。因此,芭学园人认为,大自然赋予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就像孩子的脚,教育就是为这种自然规律所做的鞋,必须符合孩子的天性和孩子的发展规律。如果一个制鞋的人决心让穿鞋人感到舒适,决心让自己制作的鞋帮助穿鞋人更好地走路,他就必须去了解穿鞋人的感受和需要。对五个月的王宝宝,我们不可以阻止他啃东西的行为,而应尽可能促进他的自发探索。我们可以给王宝宝提供能让他的小手抓得住的安全物品,每天把这些物品清洗干净,给他数量适合的物品,不让他为了选择而太费心力,一周或两周后撤走他已熟悉或已经不太感兴趣的物品中的三分之一,继续提供各种质地、形状的物品,这才是适合的教育,才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教育理念的体现。芭学园人认为,孩子就是那只有感受、有使命、有需求的脚,教育者就是给这样的脚制鞋的人。我们要使教育适合孩子,就必须忘我地感受孩子、了解孩子、研究孩子,使我们成为尊重孩子需要、能力高超的制鞋人。故此,芭学园人管自己叫“芭鞋匠”,因为他们知道“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自己就是那个制鞋人,而《芭学园教育理念和经典课程》这本书就是他们的“制鞋手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们都是制鞋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