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本次继续教育课程从识字类、阅读类、作文类、口语交际类、综合性学习类等课堂关键问题的解决策略,学习后使我过去的的语文教学中遇到的许多难题都得到了解决,受益匪浅。本人现任教六年级语文,现就结合自己近几年的作文教学,谈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一、课前学生准备要细致,老师备课要有创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他们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想从学生、老师习作前如何准备来谈谈我的看法。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等方面几乎全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上作文课,在老师精心简短的讲解之后,立即让学生动笔,这时学生即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内容准备,要学生现场一时片刻的回忆,在极为短暂有限的时间内,收集合适的资料,确定选材是很困难的事情。因此大部分学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义的内容抛在一边,去根据老师的要求凑合成文。这是作文教学费时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因此在每次习作前,我都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1)本次习作,你打算写什么,怎样写。(2)简单写出你的写作提纲。(3)看几篇相关的习作。在学生习作前期做好准备。包括审题、回忆、观察记录、选材、积累与之相关的语言材料。学生把功夫做在前,写起习作就有把握了老师也提前审阅他们写的提纲,借此把握学生所选的材料,在选材上把好第一关对学生的材料进行归类,便于课堂上对不同类型的选材系统有效的指导。反观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临场对每个学生的信息进行加工,把学生纷繁杂乱的选材进行理清,归类,再针对性的启发,点拨、指导,对老师来说,谈何容易呀!学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老师备课也要有创意。老师除提前审阅他们写的提纲,借此把握学生所选的材料,在选材上把好第一关外,教师更应该在明确习作内容及训练要求的前提下,要找出本次习作的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并把有创意、创新的思维作为激发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例如习作《朋友》,对学生来说,他们容易想到的是,它是一篇记叙文,是写人的,我的朋友是同学某某,小伙伴某某。而忽略的是除此之外的更广的内涵,比如忘年交朋友,老师是我的朋友,某种小动物。玩具,用具也是我的朋友,父母也是朋友等等。在选材中,一部分学生会选他(她)怎样帮助自己学习,会怎样帮助“我”解决生活困难,却忽略了朋友更丰富的含义:在“我”得意的时候警示“我”不要骄傲;在“我”失败的时候鼓励“我”不要灰心丧气;在“我”做错事的时候敢于提出批评,并鼓励“我”大胆去承认,等等。给“我”快乐的是朋友,给“我”批评让“我”流泪的更是朋友。只有把朋友的内涵和外延讲透讲全面,才能引导孩子们求新求异,才能反映真实生活,书法真情实感,才会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跃然纸上。老师学生在课前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好的开头,已是成功的一半。二、重视作文评改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改变作文评改的现状。(1)学生方面: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然而在以往作文评改中只注重教师的单向评价,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评价,学生才是习作的主人在学习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在评改学生作文时,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①自主评改和②交互评改。①自主评改:学生写完作文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他们在习作时尚未考虑到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但通过推敲,自己还是可以修改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主评改的意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②交互评改: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相互评改,同年人之间,学生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的面红耳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