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语文课?语文课上的学习是学生学习阅读、写作知识以及培养阅读、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兴趣的最好的老师”,要学好语文,学生必须学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上好语文课。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熟悉老师的讲课特点和方法,了解他的长处和短处。语文课的教法,本来就灵活、多样。语文老师的特点和爱好,更是各式各样的。不同的老师讲课有不同的特点,讲课的方式方法往往也各不相同。作为学生应当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以课本为主的老师完全照搬书本,知识准确,重点突出,但显得单调,趣味性差,因此课堂应加强自我约束,以注意听课为重,笔记大可不记。放任型老师讲课往往滔滔不绝,海阔天空,易激起学生的情趣,但知识往往主次不清,偏离重点,因此,课前应做好预习,掌握知识的难易和重点,听课中应抓住重点,同时要记好课堂笔记。以板书为主的老师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便于记录,讲得少,知识面窄,又不透彻。以自学为主的老师,讲解扼要,提纲挈领,应有极强的自学能力,要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对不清楚或是不懂的问题应及时请教老师……总之,只要能掌握老师的讲课规律,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一定能学好每一课的知识。作为学生,也要努力地熟悉自己的语文老师,取其所长,对于不足之处,可以提出改进意见,并在自己的学习中注意弥补。师生之间相互适应,力求做到配合默契。2、要充分利用课内的时间,提高效率,增加课内的容量和密度。每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要争取大部分在课内解决。老师应该这样做,学生也应该这样做。有的同学不擅长做笔记,其实在时间宝贵的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记住以下8点就可以了:(1)记录老师讲课时黑板上写的文字提纲;(2)记录老师讲课时在黑板上画的图形、表格及其文字说明;(3)记录老师讲课时提出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主要事例;(4)记录自己在听课时迸射出来的对解决某个问题有启发的思想火花。(5)着重记录老师每节课所讲的新知识,新见解。(6)着重记录老师介绍的知识规律。(7)着重记录老师讲的、自己正缺乏的知识。多数学生会有这种感觉:听数、理、化的课,精力比较集中,因为不听讲就不懂,落下的课补起来也很费劲;反之,听语文课,有时精力容易松散,因为不听讲似乎也能明白,落下几节课关系也不大。出现这种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有一定关系。从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来看,它的确不如理科严密所以,我们更应该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学会听讲,学会把握老师讲课的要点,学会利用课堂的空隙时间。譬如,学习《崇高的理想》这篇课文,通过老师的讲解,已经理清了全文的思路,把握住分论点和总论点之间的关系,如果课上还有时间、还有精力,就可以精读一些重点段落。如本文在论述理想的社会性、阶级性时,既列举了历史上的许多正面人物,也列举了一些反面人物,两相对照。归类列举法和正反对比法运用得都比较好,我们就应该主动深入下去,加深理解。另外这篇文章语言上也有特点,用了许多成语典故,我们也可以利用空隙,及时复习巩固。又譬如,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只要课上有可利用的时间,都应该争取在课内基本背会。总之,凡是课内有时间、有可能解决的问题,都不要留到课外去解决。围绕着老师讲解的课文去生发,去联系,去加深,去巩固,努力提高课内时间的利用率。3、要在课内主动赢得学习语文知识和锻炼语文运用能力的各种机会。提问、朗读、背诵、辩论、讲演、黑板前演示,作文评讲中的例子(无论是好的还是差的)等等,只要有机会,就要积极参与。这对于提高语文水平、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是很有好处的。现在我们每班人数,一般不会少于四、五十人。所以,这种机会,轮到我们每个人的名下,覆盖率不是很高的。自己主动一些,这种锻炼机会就可能多一点。4、在课内学习中,必须发挥独立思考的精神。选入课本的文章,当然是范文;但是范文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有的同学指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第三段里,“从而”一词翻译得不够准确。同样,语文老师的分析、讲解,对我们来说,当然起了示范的作用;但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在听讲中,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有不同看法,可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