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陈菊玲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会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它是数运算的深化与提升,是对学生运算能力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教学过程为:第一步用阿尔-花拉子米的《对消与还原》引入课题。第二步,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体会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第三步,通过“思考”让学生体会“合并同类项”的作用第四步,通过例1掌握解题过程的规范书写。现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如下的反思。一、成功之处1、由数学史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通过问题1的探究、交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3、通过例1规范学生解题过程的书写,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营造了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二、不足之处1.对课本“思考”内容处理不到位。没有使学生认识到合并同类项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的更简单,接近“x=a”的形式。3.同类项有两类,即:未知数的一次项和常数项,强调的不够。三、学生在运算中存在的问题1.计算不细心出错。有的学生计算时,急于求成,粗枝大叶,导致计算错误,计算能力不达标。2.计算过程书写不规范。如“3x=6”,有的学生算成1x=2,忽略未知数系数为“1”时可省略。有的学生最后算成“2=x”,书写格式不规范。四、提高计算能力的几点思考1.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2.重视解题过程的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解题技巧,减少计算量,降低出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