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教学设计一、谜语导入课题1、师:同学们,这里有一首小诗,缺少一个题目,谁能帮它起个名字呢?风云雾里行,缕缕丝晶莹。悄悄润物生,滴滴言吾情。无弦堪称曲,未有指尖声。无字却在歌,江海心悦明。2、同学们自由朗读,有的会说就叫“雨”吧。3、师:大家读明白了,这是一首描写雨的小诗。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无字的歌谣。我们似乎听到了雨声的美妙与神奇。雨后的景色一定更美。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山雨》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4、生:山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山雨过后的景色怎样?师: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二、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以下读音:水淋淋(linlin)啼啭(zhuan)倾吐(tu)读后师生评议3、师: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三、感悟探究解疑1、自读感悟。2、小组内讨论交流。3、班内交流,教师点拨A、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1)“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2)“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说说比喻句的好处。(3)“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4)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的感觉,或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B、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1)“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2)“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里,流进我的心胸”。排比句的妙用。这是作者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的喜爱这绿色,所以说“流进我的心胸”。点击课件,通过屏幕展示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同时印证文中作者的感受。(3)“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这句突出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C、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自读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的美。2、组内朗读。3、各组派代表在班上读,师生评议。四、总结感悟延伸1、配乐朗读课文。2、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觉。引导学生品味出文中的意境美和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3、画一幅《山雨》的彩色图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赞美自然景物的习作,表达真情实感。还可以做一期手抄报,美图配美文。任选其一。板书设计:山雨雨前:山风云雾雨中:听声雨后: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