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思考大荔县城关镇仁厚里小学董维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平时我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花了那么大气力去准备的一堂课,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热情却并不是很高,课堂也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想的效果,而名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造就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最后得出结论:其实形成这种魔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是精彩的评价语言,让课堂变得更精彩。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段时间我听了许多教师的教研课,感触特别多,也特别值得我去努力的学习。对于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我总结有几个特点:一、评价要发自内心我觉得在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融入情感,做到心诚意切。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所以,当学生有着出乎意料的精彩回答时,我们固然心花怒放;但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得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我们不是强忍着不快,补充说出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而是应该表扬他勇于说不、敢于否定的勇气,更应该以发自内心的喜悦来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投入了真情,就会爱惜学生的点滴进步,善待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错”,以细心和爱心让学生在得到肯定的同时,学到他原本不知道的知识。而学生也能从我们身上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我曾经在一篇教育叙事中看到过有这么一位老师,她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对于学生不会做或做错的题目是从来不会打一个红色的“×”,而是用一个“?”代替,等学生订正后再打上“√”,称之为“二次批改”。在每份作业的后面都有教师的批语:“今天怎么啦,变成糊涂虫啦?”“祝贺你,进步真大啊!”“如果字再写得漂亮些,那就更棒啦!”……这是教师留言。在每句留言后面还都有学生的回应“谢谢你,老师!”“老师,我现在越来越喜欢上课了……”我想,正是这些生动、亲切而又充满爱心的评价悄悄地化解了学生学习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这样有人情味的老师哪个学生会不喜欢呢?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到学习中,使教与学充满了乐趣。二、课堂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不能忽视小组评价的借鉴作用。因此,要让评价发挥出它的多重功能,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1、教师的评价课堂上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句激力的话1语,都能让学生感到温馨,感到信任,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这样平等的氛围中倾吐心灵的声音,无拘无束的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喜悦。一次语文课上,学生在课上表现积极,对文本的理解到位。看到学生们的精彩表现,我惊叹道:“你们真是一个个小天才,为自己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吧!”这样的全班性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关注他的,他们的表现令老师满意,今后自己会更加努力,在课堂上的表现会更加出色。学生在课堂上能畅谈自己的想法,无拘无束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一份快乐,一份成长的快乐。学生的快乐就源于教师那一句句激励性的评价,虽简单,但意味深长。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这样会使学生分不出是与非,长此下去会养成学生自高自大,惟我独尊的思想。因此,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委婉的指出:“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会说得更棒!”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时,应引导一下:“想一想还需要补充吗?你的回答有一点不完美。”教师的评价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激励后进,指出不足,让评价用到实处,恰到好处。2、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在二年级《大树的孩子》一课教学中,一生站起来读了一段课文,我让其它的学生评价。生1:“他的朗读感动了我,我也想试试,我能比他读得更好。于是该生站起来很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生2:“他们两个读得都很有感情,但是有两个地方要特别注意,一个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