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幸福感的老师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否能够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他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来抗拒“审美疲劳”,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呢?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收获颇多。1.从学生身上获得幸福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教育对象,有的老师能从学生身上获得幸福感,而有的老师获得的却是苦恼呢?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与学生交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那么,如何才能从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呢?方法很简单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学生;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往。2.从家长身上获得幸福感教师如何从家长身上获得幸福感呢?如果家长非常信任、肯定和尊重教师,那教师肯定会觉得很幸福。那么如何获得家长的信任、肯定和尊重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家长,要用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其次,教师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理解家长的所思所想,理解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再次,真诚地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交流和沟通的目的是消除家长和教师之间在思想、价值观以及双方的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分歧,建立起积极的关系。3.从领导身上获得幸福感领导的赏识和肯定是教师幸福感的另一个源泉。如何获得领导的赏识和肯定呢?关键在于以自己实际的工作成绩赢得领导的认可。只要自己用心去做,相信就能做出一番成绩,而领导也会看见你的进步,你的成长,会赏识你、肯定你的。4.从自身的专业成长中获得幸福感《新纲要》理念下的教师职业应体验成长快乐,即在成长中体验幸福。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就教师个人本身而言,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身的专业成长这种专业的成长,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成长,应该包括专业精神、专业修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四方面。其中专业精神是引领其他方面的。教书育人是教师专业的核心,要实现这个核心则必须通过专业修养的修炼。在现实工作中,教师需要从“神坛”上走下来,从以教师为中心为权威的管理文化中走出,营造一种民主的、师生共同成长的文化,多给孩子自主成长的权利教师需要对教育的价值进行重新思考,不能单一地关注孩子成绩的提高,而应着眼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知识、技能、心理等多方面的成长。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觉得要想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教师应该做到:1.爱教育,把它当作一份事业,一份追求,在收获的过程中享受快乐。2.爱学生,努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在学生的快乐享受自己的快乐。3.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是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享受课堂带来的快乐。有激情。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享受快乐。5.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等,在反思中体验成长的快乐。6.淡薄名利,放飞心情,学会在忙碌中寻找快乐。教师最需要的是一种源于工作的快乐,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乐。这种精神上的快乐,超越物欲、私欲、权欲。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造就幸福的学生,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快乐、健康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快乐;喜欢自己做的事,就幸福。只要我有心,我用心,在数学教师这片平凡而美丽的土地上,到处都能种出最灿烂的花朵,收获最香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