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问题学生”学校教育家庭化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报告双城市万隆乡第一中学课题组目录内容提要…………………………………………………………………3引言………………………………………………………………………5研究的方法………………………………………………………………7研究的结果………………………………………………………………81遇到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5参考文献………………………………………………………………15内容提要初中“问题学生”学校教育家庭化的研究与实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问题学生”的人数和范围有了上升的趋势,而现代教育理念是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问题学生”的出现又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增加了难度。“问题学生”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探究“问题学生”出现的根源1、根源(一):学校教育的疏漏。2、根源(二):家庭教育的缺失。3、根源(三):社会因素的诱惑。4、根源(四):孩子的自制力不强。二、弥补“问题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缺失的教育1、教育者的博爱——转变“问题学生”的良方2(1)以诚、宽为先,给学生以慈母般的关怀。(2)以严、实为轴,给学生以严父般的敬畏。(3)以爱贯穿始终,给学生以亲情般的温暖。2、彼此间的帮扶——转变“问题学生”的捷径。(1)校帮家教,师扶亲教。(2)同学互教,自己严教。3、教师、家长及时沟通——建立24小时屏障。三、建立学校家庭化的机制和方法1、建立教师—家长联合会。2、教师应给孩子以家长般的关爱。关键词:问题学生学校教育家庭化出现根源弥补博爱帮扶沟通机制引言1、课题研究的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对在校学生的诱惑也越来越大,学生在品德,学习,行为等方面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厌学型、品德型、网瘾型、早恋型、逆反型、孤僻型、脆弱型等问题的学生,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加大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针对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社会和谐”,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解决“问题学生”,如果“问题学生”解决不好,那将来可能会成为一大社会问题,而“问题学生”学校教育家庭化的研究与实验,就是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与指导。我们课题组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一套转化“问题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当前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难题,从而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2、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具体问题3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而“问题学生”的出现又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增加了难度。“问题学生”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申请的这一课题主要研究:(1)、探究“问题学生”出现的根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2)、研究如何弥补“问题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缺失的教育。(3)、通过实验、探究如何建立学校教育家庭化的机制和方法。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让我们了解“问题学生”出现的根源,以及在家庭、学校、社会所缺失的教育,建立学校教育家庭化的模式。针对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抓住其心理,探究其问题产生的根源,为其建立成长档案,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找到其教育的缺失点,及时将他缺失的教育进行弥补,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融入思想教育、感恩教育,使学校教育“家庭化”、“常态化”,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养、涵养、素养、修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3、问题的假设及依据的原理关于“问题学生”已经成为当今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在假设中谋进步,在探索中求发展,首先,我们认真地研究了每一个“问题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探求其根源,找到解决的办法,以对学生的爱贯穿整个转变的过程,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4研究的方法1、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具体措施和方法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具体措施:通过询问、调查、走访,深入了解“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找到其问题的根源,及时弥补,使家庭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之中,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并且找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