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大作业《新课标理论下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文献综述教育管理专业课程进修班蒋铸成(98号)摘要: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分层教学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分层教学的倡导者把“因材施教”理论作为其理论依据,并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从我国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来看,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它将代表未来一段时间的改革方向。同时,它又代表着一种新思想、新思路和这种新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态势。由于农村地区小学的师资、教学设备、社会环境以及学生自身的素质等因素,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习惯比起城市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有些边远地区更为突出。有些学生逐步丧失了对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倾向。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学习带来的成功的喜悦,通过实践“分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关键词:新课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角色转换一、课题研究的名称:新课标理论下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二、提出课题研究的原因1.立足于客观差异:众所周知,在生源素质水平上普遍存在参差不齐的农村初中学校,面对学生水平差异、能力差异和素质差异,如果教师希望做好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2.着眼于个性张扬:实施分层教学实际上是来自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呼唤。较好层学生希望个性得到张扬,低、中层学生希望学有所获。我们不能总是习惯于埋怨低、中层学生不肯学,其实他们本来也有同样的求知欲望,大多因为我们的教学方式不适应,使得他们失去了获取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便导致严重的知识缺漏和思维受阻,导致了不会学、不能学、不愿学的恶性循环。3.服务于课程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形成面向全体、以生为本的理念不仅思想上要首先到位,而且在行为上也必须到位,否则就不能与时俱进。踏踏实实地搞好分层教学的研究无疑对落实新课标有着不可低估的助推作用。4.效力于学校发展:作为一费制的公办学校,无时不面临着学校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甚至是生源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生源的数量,二是,生源的质量。而争取生源数量、质量的前提,就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1、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理念倡导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体验与参与的教学模式。依据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则,进行分层次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全面地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两难状况,客观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需求,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最优的发展。2、符合本校生源实际我校地处广州市北部山区,是本镇唯一一所初中学校,招收的都是本镇小学直接升上来的学生,虽然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时间提前到小学阶段,但由于农村地区小学的师资、教学设备、社会环境以及学生自身的素质等因素,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习惯比起城市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有些边远地区更为突出。学生间掌握运用英语能力的差距逐渐拉开,“两极分化”的现象日渐突出。同样一个问题,同样的作业量已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使优生更优,学困生也能尽快达到新课标要求,在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分层教学,必将有益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四、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1.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所有的学生均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人尽其材。分层教学是根据不同英语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施教,分层测试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开发出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分层教学既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能力个体差异矛盾的教学策略,也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