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年级四()学科语文课题9.自然之道任课教师课型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课时2课时授课时间教材分析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朝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回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书活动,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思,使学生体会逐步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2、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关键问题让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规律。理解课题“自然之道”的含义。教学方法1、故事、猜想激趣法:让学生讲故事、猜想课题意思,激发学习兴趣。2、“六字诀”读书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4、展示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1学生准备课前对本课进行结构化预习,认真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程序要素时间分配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激趣导入3分钟创设激发兴趣情境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请齐呼我们的战斗口号!1.激趣:师生共同回忆《揠苗助长》的故事。问: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师:是啊,大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不能违背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自然之道”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问: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大胆的来猜猜!全班齐呼班级口号,振奋精神。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积极汇报,讲讲课文大概内容。(学生表现出浓厚的探究欲望,怀着极大的探索热情进入学习活动。)自读课文交流收获9分钟创设读文交流情境1.师: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的读文感受。2、鼓励、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读文感受。3、为学生提供指导性意见。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能大胆畅谈自己的读文感受。2检查预习汇报交流20分钟创设展示学习情境1、请学术助理组织汇报预习情况。2、学术助理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汇报预习效果。3、教师适时点拨,对学生的见解及关键问题、交流方法进行评价指导。4、让学生做好评价。5、老师注意学生表现,尤其是学困生的表现。6、老师认真聆听学生汇报,帮其找问题(交流方法上的、语言组织上的、对问题理解上的、课堂表现上的),以便课后指导。学生看导读单汇报。学生能认真聆听他人汇报,及时补充,大胆质疑,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并做好笔记。归纳问题总结评价8分钟创设归纳总结学习情境1、让学术助理组织学生总结学习内容。畅谈学习收获。2、老师指导学生整理一些有价值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学术助理收集整理各组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学生自我评价或学科长做好小组评价。(多谈收获或存在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整合提炼出小组的共性问题。将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写在《问题导读评价单》上。3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程序要素时间分配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复习导入4分钟创设复习情境1、老师指名说说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让学术助理就上节课存在的问题做以通报。明确本节课努力的方向。学生认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知识,积极汇报。配合学术助理做好反思。4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3分钟创设小组讨论情境1、让学术助理发放《问题生成评价...